首页
电脑端
中国作家
出版投稿
作家认证
世界笔会
华语经典文学
国际文艺家
环球文学网
中国精英文艺
中国作家文学联盟
国际诗人
中外文学艺术
世界文艺图书馆
中国作家图书馆
世界爱情诗社
世纪新诗典
世界诗刊
世界诗人联合大会
国际文艺网
世界诗人研究院
中外作家诗人
国际诗人联盟
世界爱情诗刊社
国际诗歌协会
中国好诗社
中华作家网
轮播多图
横向标签
评论
诗风云
新诗频道
诗词频道
散文诗频道
诗人在线
自由容器
名家散文
迟子建 | 散文精选六篇
时间怎样地行走 时间是一条河,不要坐在它的岸边,看它流逝。——题记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
冯骥才:时 光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
王安忆:风筝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小时候,姐姐上小学了,她最惧怕的是毛毛虫和图画课。她画出的人全有着一副极可怕的嘴脸,图画老师只能摇头,叹息也叹息不出了。有一次,她有点不舒服,可是有一项家庭作业却没有完成。那是一幅画,要画一个苹果。她好为难,哭了。妈妈说:“我来帮你画。”吃过晚饭,妈妈拿来姐...
余秀华:只要星光还照耀
准备好了几天里换洗的衣服:一件红裙子,一条黑裙子,和一件花旗袍。我把它们揉进包里,也把一份倦意一起揉进去。衣服进去了,床上就空了,而倦意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东西,把最稠的揉进去了,淡一点的立刻就生了出来。有时候人被稀薄的倦意包围着,反而有一些安慰。倦意是活物才有的东西,它包围住你了,也是好心告诉你:你还在人间呢。人间不够好,不会给谁欣喜若狂的感觉,但是它毕竟是我们待惯了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熟悉,...
余秋雨:旧屋与旗袍
旧屋,是指我出生并生活到将近十岁离开的屋子,地处浙江慈溪桥头镇车头村一个叫高地地的宅落里。从我出生到离开,桥头镇都属余姚县,好像是一九七九年划入慈溪的。 旧屋所在,是地道的农村,唯一的热闹去处是一华里之外的桥头镇,但那只是一截临河的窄街,一座普通的石桥,几家小小的店铺,每天清晨有一点买卖农产品的集市,走几步就完了。 越是无处可去,屋子对人就越是重要。 我家屋子不是独立的,是一排长楼中的一户。...
叔本华: 我们都有丑陋的一面
在骨子里头,人就是丑陋、野蛮的动物。我们所见的人只是被绑上了绳索、被驯服了,这种情形就叫做文明教化。每个人的内心都确实有着某种野蛮的兽性——一有机会它就张牙舞爪、肆意咆哮,就会伤害他人,甚至会毁灭那些妨碍自己发威作恶的人。我们看见人们偶尔爆发其本性时会感到震惊。一旦解除了法律、秩序的束缚,一旦出现了无政府状态,人就会显现出本来的样子。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巨大的自我,它轻而易举就能够挣脱法律...
王朔:越老越不懂事
越老越不懂事的人越来越多,都成世界公害了。过去人老了,往往爱管个闲事,爱生个闲气,爱倚老卖老。现在可倒好,爱歪理邪说。爱胡作非为,有的还爱说一套,做一套,爱老不要脸。不懂事,其实也好理解,就是没弄清事情的道理。以前,我看外国人买鸡蛋,穷呀,一次只买几个,哪像咱,豪横,一买就是一大袋子,后来才知道,虽然鸡蛋都是鸡下的,但鸡吃的东西能一样吗?重要的是,人家的鸡也有自由,也有自由散步的权利。更重要...
苏童:就这样平淡地生活
我1963年1月23日出生于苏州家中。是小年夜的夜里。那夜我母亲原来准备去厂里上夜班的,仓促间把我生在一只木盆里。这当然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童年时代在苏州城北一条古老的街道上度过。那段生活的记忆总是异常清晰而感人。我的许多短篇小说都是依据那段生活写成,诚如许多评论家所说,是“童年视角”“童年记忆”,这些肯定是些幼稚单薄的东西,不好意思。 我从小就听话。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
史铁生:回归生命的零度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
汪曾祺:草巷口
过去,我们那里的民间常用燃料不是煤。除了炖鸡汤、熬药,也很少烧柴。平常煮饭、炒菜,都是烧草——烧芦柴。这种芦柴秆细而叶多,除了烧火,没有什么别的用处。草都是由乡下——主要是北乡用船运来,在大淖靠岸。要买草的,到岸边和草船上的人讲好价钱,卖草的即可把草用扁担挑了,送到这家,一担四捆,前两捆,后两捆,水桶粗细一捆,六七尺长。送到买草的人家,过了秤,直接送到堆草的屋里。给我们家过秤的是一个本家叔叔...
优美散文
高洪波:夜走阿尔山
张全友:山水人家凉州词
周洁茹:小对话:九紫离火运及其他(节选)
周光华:牧羊托海逢真爱
春风十里醉怀柔
走进白山黑土的三条幽径
半生梦幻紫云璎
刘香河:故乡的野菜
走读江夏
草白:流水今日
散文中国
王久辛:桑蚕事纪略(节选)
周光华:鱼水深情 源远流长
胡俊明:爷爷奶奶的时代
楚国良:碧水奇峰迷墨客 人间仙境醉心扉
在成都时间里泡茶馆
远地:云南行记
陈海龙:燃烧的乡愁
刘火:红颗荔枝生蜀国
张翼:慢度日常
杨献平:混血的丝绸之路(节选)
女性散文
陈葶 : 那个叫邓塘的村庄
陈葶,本名陈婷,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等作品散见于《教师报》《中山日报》《香山文学》等报刊杂志及《中山文苑》《作家在线》《搜狐文化》《中山作协》《梅州文学网》等文学微刊。现从事教育工作。那个叫邓塘的村庄陈葶忽然想念起那个叫邓塘的村子来,那是我老家,我的童年在那里度过。现在,父母亲已相继离世,人事凋零,这个曾经熟悉的村子在我记忆中渐行渐远,...
林秋燕 : 难眠的秋夜
林秋燕,笔名秋秋,生于70年代初,阳江市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度创作的曲艺作品《大黄失踪之谜》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评选二等奖,长篇小说《跨国孽债》获得第四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入围奖。著有长篇小说《苦海》《失踪的灵魂》《月光如水》《红杉泪》,电影剧本《苦楝花开》《回到你身边》《你是我的启明星》等作品。难眠的秋夜林秋燕我的睡眠很浅,此时更加难以入眠,闻着医院那股特有的消毒水味儿,还有...
靳玲:姥爷和姥姥的故事
靳玲:现居江苏镇江,南京市作协会员,多篇作品发表于各报刊杂志。姥爷和姥姥的故事靳玲我妈说1939年7月15日我姥爷带着我姥姥前脚离开浑源城,后脚大水汹涌而至。就在那天恒山南峪口发下特大洪水。我姥爷望着浑源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城外一片汪洋。庞大的洪流,上连天,下连地,混混沌沌,浩浩荡荡。鳞次栉比的房舍,如茫茫洪流中的岛屿。房顶上是黑压压的人群,一婴儿响亮的啼哭,一处房舍坍塌了,在水上转几个圈...
华霖:有母亲的地方就有春光
母亲不会讲普通话,也不识字,她要独自出远门,我们是非常不放心的,担心她万一迷路,找不到家。在惠州生活的十年中,都是父亲陪她,做她的向导,带她到各个公园游玩。每次我说要陪他们,父亲总会说,你忙你的,妈妈有我陪伴,你放心做好你的工作。 前年父亲重病离世,母亲便失去了在这座城市的向导。母亲极度悲伤,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她觉得不久后她也会随父亲而去。 我们姐弟几个看着日渐消瘦的母亲,很是着急,...
李娟: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丢了
我三岁那年,一天傍晚妈妈从地里干完活回家,发现我不在了。她屋前屋后四处寻找,敲遍了所有邻居家的门,都没找到我。后来邻居也帮着一起找,翻遍了连队的角角落落。于是便有人怀疑:莫不是我独自一人进了野地?又有人严肃地叹息,提到最近闹狼灾,某地某连一夜之间被咬死了多少多少牲畜……我妈慌乱恐惧,哭喊着去找领导。她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引起了连长和指导员的高度重视。于是连队的大喇叭开始反复广播...
安顶问茶
绵绵春雨,润物无声。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茶树渐渐吐露新绿,沁人心脾的茶香在安顶山上弥漫开来。安顶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富春江南岸,山高雾绕,土质肥沃,阳光雨露充沛,昼夜温差大,适宜茶树生长。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安顶云雾茶生长于斯,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具备成为名茶的优良品质。在富阳,游赏春天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约上三五好友,带着孩子去安顶山看花、采茶、踏青。安顶山上有个安顶村,与村中...
颐和园香山观鸟记
前段时间,因有事要到颐和园和香山一趟,想着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郊外公园的枝头上应该热闹起来了,我便带上了观鸟设备。10点左右,到达地铁北宫门站。北宫门地铁站紧邻颐和园北侧围墙,围墙内是参天的大树。出地铁站没走多远,就被一串悠扬悦耳的声音吸引,仔细辨别,心头大喜:这是黑头(shī)。前段时间,刚在国家植物园拍到过。它是北方特有的鸟类,俗称“贴树皮”。北京观鸟会的图标就是根据它的形象设计的。...
彭春兰:文学女人的情愫
在人们印象中,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往往多情。的确,难以想象,一个缺乏丰富情感的人,能写出有血有肉、打动人心的作品。这里说的多情,并非感情的不专一,而是指感情的丰沛、真挚、深刻,有时甚至是酣畅淋漓,宣泄至极。 相比较而言,男人与女人的感情世界大相径庭。男人的感情往往更坦荡,更豪放,更坚执,那感觉就像一团烈焰,燃烧得好旺盛,好炽热,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而女人的感情则更含蓄,更敏感,更细腻,看起来...
安然:立在光阴之外
北方在下大雪。 我的小城,涌动的却是潮湿的春讯。江岸边的柳树,吐了嫩芽。我家的桃树,却不着一点动静。风起于午后,忽大忽小,几分酥暖,几分粘腻。镜子水蒙蒙的,地板出汗不止。白米粥滚了开来,好闻的米香吊起了胃口。电视里,旭日阳刚唱得寂寥而澎湃——“……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心尖一颤。我也想,埋在春天里。 那座音符铁艺挂钟,38块钱,别致又好看。现在,音符钟滴滴...
郑云云:作瓷手记补遗:秦家二妹
满窑的日子,二妹就回来了。全家人都陪着笑脸,把她当宾客似的围着她转。饭碗只多了一个,菜却多添了几样,我也跟着瞎高兴。 吃完饭,秦伯和小马子合伙用力,把窑架子从窑炉里推出来,那架子差不多有两丈长,二妹支起一条腿踩在架子上,嘴里叼着烟,用手眼指挥秦伯和小马子满窑。秦伯这时,竟不像是二妹的爹,像个小工,和小马子一般规矩听话。 满窑最有讲究,满窑满的不好,火路不畅,一窑瓷器烧出来便会全部“倒窑”...
主题散文
吴文波:最后的四季(散文组章)
最后的四季(散文组章) 吴文波一、隆冬,砍竹子时摔倒2020年1月11日,隆冬时节,田地里的事闲下来,父亲便去山上砍竹子,准备用竹片翻新鸡圈。在砍第二根竹子时,脚下一滑,父亲摔倒了,强忍着疼痛,扶着身边的竹子慢慢爬起来。父亲回家时,手里还拿着第一根被砍下的竹子。母亲得知父亲摔倒了,忙用热帕子敷父亲的腰,并抹上红花油。母亲没说一句埋怨的话,一直安慰着父亲。这是父母给我最大的人生财富:遇事相...
春节特刊| 刘宇杰 散文《过年往事》
中华作家网 中国作家文学联盟【春节特刊 】征稿 散文:过年往事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中学 刘宇杰儿时的春节最难忘,崭新的衣服,香喷喷的年夜饭……,每每想起我都会陶醉在浓浓的亲情之中。穿新衣过大年,穿新衣。儿时,我的家庭条件拮据,买不起新衣,母亲总是买来几尺布料为我和弟弟亲手缝制新衣。为了赶做新衣,母亲要忙上两三天,有时要做到深夜,那一针一线中饱含了浓浓的母爱,穿在身上...
小说
阿来:月光里的银匠
阿来:月光里的银匠(小说)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慢慢地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丁咣!丁咣!丁丁咣咣!于是,人们就忍不住要抬头仰望月亮。 人们说:“听哪,银匠又在工作了。” 银匠的父亲是个钉马掌的。真正说来,那个时代社会还没有这么细...
《百年孤独》1-3章
第一章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每年三月,衣衫褴楼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马孔多的居 民介绍科学家的最新发明。他...
阿来:环山的雪光
阿来:环山的雪光(小说)“听。”女人停下手中旋转的牛毛陀螺,从额上挥去一把汗水。 对面坐的男人俯身在膝上,没有答话。女人几天来搓下的牛毛线,在他手中编结成拇指粗的长绳,蛇一样盘绕在他脚边的草丛里。 “雪。”女人又说,同时挺直了赤裸着的上半身。一阵沉雷般的轰响,隐隐横过头顶天空。金花举目四顾,湖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天空高处若有风,这时就会有鹰隼悬浮,平展开巨大的羽翼。没有鹰隼...
蝶儿
一小时候,我家邻居二爷爷家有个叫蝶儿的小女孩,长的挺俊的。怎么个俊法,那时我是小孩儿,不会形容,现在我会形容了,却又因为年岁久远,想不太清楚了,反正觉得那女孩圆圆的脸儿白生生的皮儿亮亮的眼儿,很好看。这么俊的一个小闺女,却是“拾”来的孩子。二奶奶自个儿生不出孩子来,他们觉得家里光大人不行,就从南乡“拾”来了这个孩子。所谓“拾”,不是走着走着道见路边有件无主的东西弯腰拾起来带回家归为己有那么简...
一千零一次记忆
写在前面:这是一个曲折而浪漫的故事,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被它感动。但是这个故事很长很长……经过风风雨雨,林清与凌蓝那么相互爱着对方,但他们还是分开了,他们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呢?一千零一次记忆岁月给人的真诚的结局,有时人时不得不接受的,因为生命有时候是太飘浮不定的,这一刻错过了,就很难预料下一刻在哪里了。即使那些真诚太执著太让人难过有时甚至让心烦意乱,不知道这份当初突如其来的陌生人之间的真诚...
中篇小说《暖暖》10——12章
10雪停了,风似乎也停了,带有暖意的阳光终于又铺展在了宽广的河滩上。一群雁犁过天空。远去的叫声,使这个早晨显得尤其明朗和宁静。暖暖的感冒加重了,烧了一夜,站在河边倒是好多了。或许不只是天气的原故,还有如天气一般压抑的心情。不到十天的时间,暖暖经历了人情、人性的种种变故,经历了超常的心理承受。一个单纯的山村女孩,走向成熟或者世故的过程,大可不是以时间来段量的。昨天夜里,暖暖又偶尔看到了不愿看到...
空瓶香水
那段传奇,像投入深海的贝,沉闭而缄默。 她回了趟老家,在堆满了她学生时代的物品的房间里找电话簿,五六年了,这些东西都没人动过,可是就是找不到。 毕竟时隔那么久了,早忘了吧。 但她并不气馁,打开红漆斑驳的床头柜,随着尖涩的吱啦声,抽屉开了,她在一件件老旧的杂物中看见了一个并不起眼然而却无法挪开她视线的物品。 她的记忆瞬间倒带,逆着唱那支旧情歌。 在转身离去的那年,她在眼泪中也像这样细...
下雪的时候
一 周雪梅今年二十二岁了,父母都是乡村教师,高中毕业后进了公社医院做了名护士。美丽秀气的周雪梅虽然在农村长大,但她身上的那种文静优雅聪慧的气质,再加上她那细润白净的皮肤和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更显得与众不同,所以追求她的小伙子和提亲的人很多,但没一个让她感到满意的。 那一天在下班的路上周雪梅碰见她小学老师人们喊‘三叔’中年人,那人老远就喊“雪梅你停一下我给你说件事。”周雪梅骑着自行车...
最不浪漫的爱情
一 许多的旧时光,一旦被掠起,便挡不住,挡不住,纷纷坠落在眼前。 他遇见她的时候,人生已过了大半,知天命的年纪,白发初露。而她,岁月还没来得及在脸上刻下印痕,三十几岁的模样。没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浪漫,也没有“惊鸿一瞥”的冷艳,若真要形容,只怕就“落魄”二字最恰当。他是一个商贩,每天和鸡群打交道,赶集深夜归来,遇到在路边瑟瑟发抖的她,满身污垢,冲他一个劲笑,末了,哇哇大哭起来,他一...
朱秀海:一枝红玫瑰(节选)
采芹姑娘去上海,是一九三四年的春天。头年夏天家乡遭水灾,建在山边的老屋被冲垮,娘当下就死了,爹为了救她和弟弟,在水里泡了十几天,划破了脚,得了坏疽,苦熬到年关也死了。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年打了春,看着无论怎么也没法儿养活弟弟,一个在外面念洋书、突然回来省亲的族兄对她道:“把照弟送人吧,你跟我去上海纱厂做女工,好歹是条活路。”弟弟离开姐姐时哭得撕心裂肺,采芹不舍得把他送人,只说将他送给远在大山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