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脑版
签约作家
征文网
华语经典文学
国际文艺家
世界笔会
北京文学艺术网
北京金诗网
中国文艺
世界诗歌总会
国际诗人
中外文学艺术
世界诗刊
世纪新诗典
策兰文化传媒
中外作家诗人
世界爱情诗社
中国好诗社
中国作家图书馆
全站
轮播多图
副标题
自由容器
副标题
评论
副标题
作家茹志鹃文学写作的要诀
0评论
茹志鹃 彦火
2021/08/24
物象、语象与世相——谈文学新人龚万莹近作
0评论
陈思
2021/08/24
谢有顺:肯定中国当代文学也需勇气
0评论
谢有顺
2021/08/24
冉毅:狂欢和怪诞现实主义的结合效果及文学的激励
0评论
冉毅
2021/07/31
《失落的星阵》:“祝歌”与“逐革”
0评论
王存诚
2021/06/21
灰暗而晦涩的小说家——残雪评论两篇
2评论
李建军
2021/05/17
当代美学研究的多元化与系统化
0评论
李咏吟
2021/05/17
赋的用韵
0评论
清欢几许
2021/05/09
保罗·策兰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
0评论
刘鹏波
2021/04/21
波德莱尔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象征的一个符号
0评论
何晶
2021/04/21
诗歌
副标题
林雪的诗
0评论
林雪
2021/12/15
江一郎诗二首
0评论
江一郎
2021/12/15
小海诗五首
0评论
小海
2021/12/15
黄礼孩 :自然的肌肤(组诗)
0评论
黄礼孩
2021/12/15
刘洁岷诗五首
0评论
刘洁岷
2021/12/15
李冈:大湖之上(组诗)
0评论
李冈
2021/12/15
张作梗诗选
0评论
2021/10/12
余怒:近作十二首
0评论
余怒
2021/10/12
谭五昌诗选
0评论
谭五昌
2021/08/24
刘东灵诗选
0评论
2021/08/24
散文诗
副标题
未曾推开的那扇门
0评论
田卫社
2021/07/31
柯蓝与中国散文诗运动
0评论
王幅明
2021/07/30
吴德怀:巨草,摇曳在历史的深处(组章之三)
0评论
吴德怀
2021/02/26
布木布泰/黄力平/王安平/郑立/杜娟/胡蝶/程绿叶/卢静/清云缥缈/洪海荣/苏黎瑞
0评论
诗人群
2020/10/27
红尘一笑《遇见,别问是劫是缘》
0评论
红尘一笑
2020/10/27
苏扬《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外一章
0评论
苏扬
2020/10/27
李明月:只要有爱,奇迹总会发生(外一章)
0评论
李明月
2020/10/27
马凌云:替你写一首情诗(外一首)
0评论
马凌云
2020/10/20
醉白池散章
0评论
醉白池
2020/10/17
敬笃:在白桦林(三章)
0评论
敬笃
2020/10/17
诗词
副标题
张学丰诗二首
0评论
张学丰
2020/11/21
谭伟华 山水田园诗四首
0评论
谭伟华
2020/11/09
【签约作家】齐勤侠立冬诗一组
0评论
齐勤侠
2020/11/08
谭德萍诗词十首
0评论
谭德萍
2020/11/08
张学丰立冬诗词四首
0评论
张学丰
2020/11/08
查崇兰《悼念查良镛先生联》
0评论
查崇兰
2020/11/03
王炳午诗词三首
0评论
王炳午
2020/11/03
凌远科《重阳诗》六首
0评论
凌远科
2020/11/02
尹国建词二首
0评论
尹国建
2020/11/02
谭伟华《抗疫篇》三首
0评论
谭伟华
2020/11/02
名家散文
副标题
一首深刻的哲理诗
小丑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很快乐的生活,但渐渐地有些流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小丑窘住了,开始忧郁地想:怎样才能制止那些讨厌的流言呢? 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使他愚蠢的脑袋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践。 他在街上碰见了一个熟人——接着,那熟人夸奖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
世界最美散文(一):欧·亨利与卢梭
心路花语 “清茶几许,人生几何”。作者的梦中城市是那样的冷清和静寂,而现实城市则是沸腾和朦胧的。作者正是借着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反差,来表达自己对浮华的不满和对精神的追求。 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视角,也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作者通过不同阶层人们眼中的城市与自己的进行对比,来指出人是应该有追求的,不能只是一味安于现状。 麦琪的礼物/【美国】欧·亨利 ◎作者简介 欧...
唐达成:大勇者的风度
唐达成(1928~1999),湖南长沙人,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艺文探微录》、《世象杂识》等。 苏轼在《留侯论》中,研究分析了张良辅佐刘邦的生平和他前后的作为,区分出了两种勇敢,一种是逞强斗狠的匹夫之勇,另一种则是大勇。这种大勇者,按他的说法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就是说,具有大勇者风度的雄伟非常之人,由于气节自高,胸怀浩然,世俗庸...
苏雪林:瓦盆里的胜负(外一篇)
苏雪林(1897—1999年),安徽太平人,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知名女作家、学者。原名苏小梅,1919年改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老梅等。苏雪林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法国留学回来后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等任教。 我们小园之外,有一片大空地,是大学附中的校基,本来要建筑校舍的,却为经费支绌的缘故,多年荒废...
村上春树:穿越时空的猫
村上春树(むらかみ はるき,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1],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那时我想要休息一会儿闭上了眼睛,耳边忽然听到微弱的声音说道:“虽然这么说……”我一下睁开了眼睛。环顾四周,却毫无人烟。只有身旁的猫在熟睡着。 ——《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锻造的》 【猫之歌】 ...
春天的深处--记念史秀明
内容提要 在这样一篇文章中讨论理论问题是不合时宜的,这里,我只能拿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秀明属于绝对意义上的贫穷者,属于他出生的那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他一无所有,但他是那片土地的守望者。在入学30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已"各归其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但"人生而无不在枷锁中",谁是马克思意义上的"放飞的自由鸟"?我无法回答。 八月的最后一天,九月在望。九月,成熟和丰收的季节,大地丰腴...
西游梦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实在是太长了。这不,随着惊蛰的第一声鸡鸣,大山就急不可耐地冒出了大片的新绿,丛生各种各样野花的花期还未到,可鼓胀的苞蕾,再有几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就会给桐柏山披上五颜六色、灿如云锦的花衣。 被绿色漂染的大山,翠色欲滴,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蓬勃生机,烟岚袅袅,禽鸟鸣叫,松涛起于足下,声韵铿然。壁立凹凸的石间长着枝桠弯曲的杂树灌木条藤,好像诸神巨人身上粗壮杂密的毛发。探...
《骂观众》与汉德克的剧作
二十世纪西方戏剧的谱系中,彼得·汉德克具有某种界标性的意义。在他身后是已然落日余晖的现代主义,那里矗立着布莱希特和贝克特这两座高峰;在他面前渐次展开的,则是后现代戏剧的璀璨星空,即由格洛托夫斯基、彼得·布鲁克、理查德·谢克纳、尤里安·贝克等名字构成的云图。然而,在这两个历史时段,或者说,是在从戏剧艺术向剧场艺术转变的进阶中,彼得·汉德克的位置、归属却实难判定。直到今天,如何把他的名字真正写...
苏雪林散文集
苏雪林(1897年2月 24日 —1999年4月21日)女,作家、文学家。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老梅等。后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将“小”字省去,改为苏梅。由法回国后,又以字为名,即苏雪林。笔名有绿漪、灵芬、老梅、天婴等。1897年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自嘲为半个浙江人,原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岭下村。三十年代初,苏雪林曾被称...
什刹海里的“金丝套”
作者:王彬(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什刹海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此处水天相映,杨柳依依,在小桥流水间环绕着老北京的市井风韵。 金丝套地区则是什刹海的核心区,是指前海北沿、后海南沿、柳荫街与前海西街之间的区域,包含前海北沿、后海南沿、东口袋胡同、东煤厂胡同、西煤厂胡同、大翔凤胡同、小翔凤胡同、大金丝胡同、小金丝胡同、前井胡同、后小井胡同、毡子胡同、北官房胡同、南官房胡...
优美散文
副标题
世界笔会·中华端午诗会入围大展:梁生刚
0评论
梁生刚
2022/06/02
周红梅:寂寞的海
0评论
周红梅
2021/10/21
谢标: 大山的儿子
0评论
谢标
2021/10/21
秦景华:心酸的感动
0评论
秦景华
2021/10/21
徐丹:夜行
0评论
徐丹
2021/10/21
王梦灵:七点三十分开始的电影
0评论
王梦灵
2021/10/21
徐璐:写不出论文的夜晚胡言乱语
0评论
徐璐
2021/10/21
杨志杰:独孤八零
0评论
杨志杰
2021/10/21
徐兆寿: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婚姻
0评论
徐兆寿
2021/10/21
彭敏:我的文字之缘及汉听之旅
0评论
彭敏
2021/08/24
散文地理
副标题
卢志友:富顺 我的故乡
富顺 我的故乡 卢志友山一程,水一程。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几多风雨,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草鞋,脚上的老茧又添了几层。终于,又回到了我们家祖孙三代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家,那个寓意又富又顺,有着“千年古县,才子之乡”称谓的富顺县城。站在钟秀山上极目远眺,只见富顺文庙的砖墙瓦屋还是那么靓丽,虽然不见了西湖塘边老房子上空的缕缕炊烟,但西湖里的荷叶旁的游船上,划船的人们正游得起劲。湖边柳丝下喝茶的、卖...
0评论
卢志友
散文地理
2021/11/27
朱东:黄姚的春晨
一大早,从广西贺州市城区出发前往古镇。雾气正浓,我摇下车窗,享受我们贺州被人津津乐道的负离子。贺州只有雾,没有霾。贺州春天的空气最为清冽纯净,天天排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前列。“雨生百谷,万物萌发”,老祖宗早就点出了这个美妙的季节蕴含的无穷力量,天上的雨水与山里的绿树蕴育出的氤氲质朴自然——那雾清纯如水晶,冰凉剔透,沁入毛孔,感觉被洗涤,被置换,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胞都是新生的;那雾缠绵如蚕...
0评论
朱东
散文地理
2021/08/24
李咏:都江堰的茶马余音
在著名的都江堰,藏着一条特别的老街。 偶然发现这条老街,是在玉垒公园附近。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看见路边有一个古旧的拱形青砖门洞,里面人迹寥寥,只有“几”字形的青砖盘旋而上,竟像一段斑驳的城墙。 城墙之上,搁着一片晴碧的天空,白云丝缕,伸手欲摘,我转了几个弯跃到顶上,眼前“唰”地一下豁然开朗,只见一长段开阔疏朗的老城墙逶迤而去,没入青城山间。 眼前的城墙俨然有序,青砖之中细细晃动着油...
0评论
李咏
散文地理
2021/08/24
又闻槐花香
黎明,被手机微信接连发出“嘟嘟”的清脆响声喊醒,原来是好友夏发给我的清晨第一声问候。夏说:“她昨天中午去摘槐花了,下午在家收拾槐花,蒸槐花麦饭,很香,很好吃……”读着夏的微信,看着她发的自己做的槐花麦饭图片,我不觉两眼一热,似乎又闻到了那一阵阵袭来的槐花馥郁芳香。儿时,我家厦房后有一棵大槐树,每到春天这个时节,那颗槐树上就好像落了一树的白蝴蝶,微风吹过,挂在槐树枝头的一串串雪白雪白的槐花在空...
0评论
刘春荣
散文地理
2021/07/31
姚茂椿:群山前方(节选)
阳光在细雨洗涤后,更加透亮。群山的前方,是向往中的湘江源。清新的风迎面而来,夹杂田野庄稼的气息。经过山间公路的颠簸,汽车往峡谷幽翠处钻去,像在一幅宽大的风景画里慢慢收笔,轻轻落在一丛浓绿的深处。潺潺水声耳畔低语。向导表示,湘江源在不远处。顺着水流,我把目光移向眼前的山上。这在当地百姓一直叫野狗岭的地方,水成了最洁净的生命体,成为一些思索充盈的源头。当我面对湘江,在湘江旁繁忙地工作生活,随学习...
1评论
姚茂椿
散文地理
2021/06/26
孙犁《采蒲台的苇》
我到了白洋淀①,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 假皮织篮捉鱼用。我来的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
0评论
散文地理
2021/06/21
秦牧 :榕树的美髯
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几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木棉、石栗、椰树、棕榈、凤凰树、木麻黄……这些树木,自然都洋溢着亚热带的情调,并且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但是在和南方居民生活关系密切这一点来说,谁也比不上榕树。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桠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
0评论
秦牧
散文地理
2021/06/21
安宁:住在黄昏的客栈
【编者】从山东泰安走出来的散文家安宁,在一个假期回到故乡暂居、写作,看到的、感受到的是与童年记忆中不一样的、熟悉又陌生的故乡。散文《住在黄昏的客栈》,真实记录了泰山脚下中国新农村的精神面貌和重要变化。住在黄昏的客栈安 宁一黄昏,前往泰山脚下的途中,房屋与田地朦胧交织在一起,昆虫隐匿在黑黢黢的草丛中,开始入睡,偶尔它们会翻一下身体,发出轻微的呓语。暮色被汽车的轰鸣遽然荡开,又随即严丝合缝地聚拢...
0评论
安宁
散文地理
2021/06/21
五指山:岁月如歌
眼前的路是由纯天然的泥土铺成的,没有沥青,没有水泥,甚至连碎石也没有,只有粗粝裸露的土面,像一条红色的绳索,从绿色海洋一般的森林腰间缠绕而过。路的一边是陡峭的山岩,一边是静水深流的河谷,茂密的森林里长满了枫树、桉树和荔枝树,叫不出名的占了多数。行驶了老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一栋房屋,只有无穷尽的森林和最原始的红土路。终于,当我们到达一扇铁制的大门前面的时候,看到了门前悬挂的木匾:通什市水满乡...
0评论
朱湘山
散文地理
2021/06/21
潇潇:喀什葛尔的记忆
记得还在初中读书时候,刀郎的一首《喀什葛尔的胡杨》唱响大江南北,心想刀郎为什么能唱出这么沧桑的歌曲?喀什葛尔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心中满是疑问,满是好奇。当时带着好奇和疑问在有限的书籍中去寻找,去了解刀郎是在什么样的地方创作出如此沧桑的曲目。当时,只是在地理和历史课本中的地图册中找到了喀什这个地方,知道了她是新疆的一个地区,在祖国最西的地方。最后,也只是仅仅...
0评论
潇潇
散文地理
2021/05/19
女性散文
副标题
红柳:守望期盼
守望期盼 作者红柳 二零二一年的十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十月,这个十月将永远牢记在家乡人民的心里! 原本的金秋十月,旱涝保收的家乡原野定然秋高气爽,万道金光洒满大地,果实累累,到处洋溢着大丰收的喜人景象;千年古城“金张掖”更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阵阵秋风吹拂,金灿灿的槐叶、柳叶翩翩起舞,将城市点缀得更加斑斓...
彭春兰:文学女人的情愫
在人们印象中,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往往多情。的确,难以想象,一个缺乏丰富情感的人,能写出有血有肉、打动人心的作品。这里说的多情,并非感情的不专一,而是指感情的丰沛、真挚、深刻,有时甚至是酣畅淋漓,宣泄至极。 相比较而言,男人与女人的感情世界大相径庭。男人的感情往往更坦荡,更豪放,更坚执,那感觉就像一团烈焰,燃烧得好旺盛,好炽热,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而女人的感情则更含蓄,更敏感,更细腻,看起来...
安然:立在光阴之外
北方在下大雪。 我的小城,涌动的却是潮湿的春讯。江岸边的柳树,吐了嫩芽。我家的桃树,却不着一点动静。风起于午后,忽大忽小,几分酥暖,几分粘腻。镜子水蒙蒙的,地板出汗不止。白米粥滚了开来,好闻的米香吊起了胃口。电视里,旭日阳刚唱得寂寥而澎湃——“……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心尖一颤。我也想,埋在春天里。 那座音符铁艺挂钟,38块钱,别致又好看。现在,音符钟滴滴...
郑云云:作瓷手记补遗:秦家二妹
满窑的日子,二妹就回来了。全家人都陪着笑脸,把她当宾客似的围着她转。饭碗只多了一个,菜却多添了几样,我也跟着瞎高兴。 吃完饭,秦伯和小马子合伙用力,把窑架子从窑炉里推出来,那架子差不多有两丈长,二妹支起一条腿踩在架子上,嘴里叼着烟,用手眼指挥秦伯和小马子满窑。秦伯这时,竟不像是二妹的爹,像个小工,和小马子一般规矩听话。 满窑最有讲究,满窑满的不好,火路不畅,一窑瓷器烧出来便会全部“倒窑”...
温燕霞:香山游记
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北京有座香山。它被印在小小的月历上,远远的一片红,绿倒是点缀了,仿佛四月家乡的杜鹃花,燃烧着许多的秋天与无数游人的目光。我幼小的心,在某一日对它的注目中,竟起了莫名的思念,觉得香山就在家乡的某处,只要早起一抬眼,就能看见它披着红衣的倩影,妩媚中略含沧桑,正是那种深秋的韵致。 然而,秋天过去了许多个,香山的那片红叶却仍驻扎在记忆的颊上。它时不时泼出一道眼波,让我蓦地沉浸...
梁琴:大师的名士风度
一 诗人大都是多血质,一时兴起,慨然送我一本他珍藏50多年的旧书,且是三十年代出版的老版本,纸页变黄了,脆了,翻动时,得异常小心,书的封皮也脱落了。我随便瞅了一眼书名《文学与兴趣》,这么古旧的东西,还是用繁体字竖排的,谁还有兴趣读? 我漫不经心的样子,很有些伤了诗人的心。他轻轻合上书页,说起了书的来历。 那还是解放初期,刚脱下军装的诗人回家探亲,探望在国家民委工作的父亲。正是父亲带着...
王安忆:茜纱窗下
小学生时,在上海近郊农村劳动,女生集体宿在农家的一间空房内。这家有一个新娶的媳妇,男人却似乎在哪里做工,不在家。新房设在隔壁的新屋里,只占了侧边的一间。我们常常跑过去探头张望,新媳妇并不驱赶,任由我们将她身后的门缝越挤越大,最终完全敞开。她则在我们的目光下,从容地梳洗,叠被扫床。看起来,她不仅不厌烦,甚至是欢迎我们这些上海孩子参观她的新房。她的新房在我印象中,亦是一个“满”字。新房实质中占了...
铁凝散文三篇
插队时,邻家姑娘总帮我们做针线。她话不多,手巧,全村妇女绣枕头、纳袜底,几乎都用她出的花样。姑娘常年戴一副素净的套袖,显得勤快、干练。不久,她也送给我一副花细布套袖,告诉我说,戴上它,省衣服。我没有省衣服的概念,戴上后只觉得多了一层从姑娘身上感觉过的那种气质。另外,冬春两季,冀中平原多风,有了套袖,狂风就灌不进袖筒了。我戴着套袖赶集,买菜籽、碱面;戴着套袖去公社参加“三夏”动员会;戴着套袖起...
张爱玲:迟暮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原文阅读
“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
小说
副标题
阿来:月光里的银匠
阿来:月光里的银匠(小说)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慢慢地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丁咣!丁咣!丁丁咣咣!于是,人们就忍不住要抬头仰望月亮。 人们说:“听哪,银匠又在工作了。” 银匠的父亲是个钉马掌的。真正说来,那个时代社会还没有这么细...
阿来:环山的雪光
阿来:环山的雪光(小说)“听。”女人停下手中旋转的牛毛陀螺,从额上挥去一把汗水。 对面坐的男人俯身在膝上,没有答话。女人几天来搓下的牛毛线,在他手中编结成拇指粗的长绳,蛇一样盘绕在他脚边的草丛里。 “雪。”女人又说,同时挺直了赤裸着的上半身。一阵沉雷般的轰响,隐隐横过头顶天空。金花举目四顾,湖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天空高处若有风,这时就会有鹰隼悬浮,平展开巨大的羽翼。没有鹰隼...
蝶儿
一小时候,我家邻居二爷爷家有个叫蝶儿的小女孩,长的挺俊的。怎么个俊法,那时我是小孩儿,不会形容,现在我会形容了,却又因为年岁久远,想不太清楚了,反正觉得那女孩圆圆的脸儿白生生的皮儿亮亮的眼儿,很好看。这么俊的一个小闺女,却是“拾”来的孩子。二奶奶自个儿生不出孩子来,他们觉得家里光大人不行,就从南乡“拾”来了这个孩子。所谓“拾”,不是走着走着道见路边有件无主的东西弯腰拾起来带回家归为己有那么简...
一千零一次记忆
写在前面:这是一个曲折而浪漫的故事,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被它感动。但是这个故事很长很长……经过风风雨雨,林清与凌蓝那么相互爱着对方,但他们还是分开了,他们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呢?一千零一次记忆岁月给人的真诚的结局,有时人时不得不接受的,因为生命有时候是太飘浮不定的,这一刻错过了,就很难预料下一刻在哪里了。即使那些真诚太执著太让人难过有时甚至让心烦意乱,不知道这份当初突如其来的陌生人之间的真诚...
中篇小说《暖暖》10——12章
10雪停了,风似乎也停了,带有暖意的阳光终于又铺展在了宽广的河滩上。一群雁犁过天空。远去的叫声,使这个早晨显得尤其明朗和宁静。暖暖的感冒加重了,烧了一夜,站在河边倒是好多了。或许不只是天气的原故,还有如天气一般压抑的心情。不到十天的时间,暖暖经历了人情、人性的种种变故,经历了超常的心理承受。一个单纯的山村女孩,走向成熟或者世故的过程,大可不是以时间来段量的。昨天夜里,暖暖又偶尔看到了不愿看到...
空瓶香水
那段传奇,像投入深海的贝,沉闭而缄默。 她回了趟老家,在堆满了她学生时代的物品的房间里找电话簿,五六年了,这些东西都没人动过,可是就是找不到。 毕竟时隔那么久了,早忘了吧。 但她并不气馁,打开红漆斑驳的床头柜,随着尖涩的吱啦声,抽屉开了,她在一件件老旧的杂物中看见了一个并不起眼然而却无法挪开她视线的物品。 她的记忆瞬间倒带,逆着唱那支旧情歌。 在转身离去的那年,她在眼泪中也像这样细...
下雪的时候
一 周雪梅今年二十二岁了,父母都是乡村教师,高中毕业后进了公社医院做了名护士。美丽秀气的周雪梅虽然在农村长大,但她身上的那种文静优雅聪慧的气质,再加上她那细润白净的皮肤和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更显得与众不同,所以追求她的小伙子和提亲的人很多,但没一个让她感到满意的。 那一天在下班的路上周雪梅碰见她小学老师人们喊‘三叔’中年人,那人老远就喊“雪梅你停一下我给你说件事。”周雪梅骑着自行车...
最不浪漫的爱情
一 许多的旧时光,一旦被掠起,便挡不住,挡不住,纷纷坠落在眼前。 他遇见她的时候,人生已过了大半,知天命的年纪,白发初露。而她,岁月还没来得及在脸上刻下印痕,三十几岁的模样。没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浪漫,也没有“惊鸿一瞥”的冷艳,若真要形容,只怕就“落魄”二字最恰当。他是一个商贩,每天和鸡群打交道,赶集深夜归来,遇到在路边瑟瑟发抖的她,满身污垢,冲他一个劲笑,末了,哇哇大哭起来,他一...
朱秀海:一枝红玫瑰(节选)
采芹姑娘去上海,是一九三四年的春天。头年夏天家乡遭水灾,建在山边的老屋被冲垮,娘当下就死了,爹为了救她和弟弟,在水里泡了十几天,划破了脚,得了坏疽,苦熬到年关也死了。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年打了春,看着无论怎么也没法儿养活弟弟,一个在外面念洋书、突然回来省亲的族兄对她道:“把照弟送人吧,你跟我去上海纱厂做女工,好歹是条活路。”弟弟离开姐姐时哭得撕心裂肺,采芹不舍得把他送人,只说将他送给远在大山里的...
邓一光:带你们去看灯光秀(节选)
整个疫情期间倪秋鸿都忐忑不安,担心事情会搞砸。倪秋鸿担心的不是病毒,他在福田一所中学教语文,热爱古典诗词,对寿命超过34亿年的病毒了解不多,也阻止不了它们。但他知道他妻子杭思嘉和她闺蜜文小青,她俩和某些怪力乱神的细菌一样不好对付。倪秋鸿担心她俩这次见面会闹出不愉快——这种事不止一次发生过——而这次的见面却无法避免。当人们被疫情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文小青和杭思嘉却像身处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