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让古典钢琴奏响中国气派

胡艳琳0
2021-03-27
来源:中国文艺网

编者按:

     让优质的文艺内容借助网络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光明网制作并推出《艺术公益大讲堂》系列视频节目。《艺术公益大讲堂》旨在凝聚文艺名家共同开展网络艺术优质资源共享和知识普及,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艺术传播规律的网络公益精品节目。本期嘉宾为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

  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夺得空缺已有15年之久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被国际媒体誉为钢琴王子钢琴诗人中国的肖邦

  作为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走出来的钢琴家,李云迪对肖邦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李云迪看来,肖邦是一位克制含蓄型的作曲家,这与他自己的性格有很多契合。在对肖邦作品的反复演绎中,李云迪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肖邦的独特理解。他坦言,每一位钢琴家,即便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也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学习经历,这些不同使得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千变万化,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张五线谱,不同的钢琴家演奏出来却有不同的风味。“‘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我尊重传统,尽量把生命中感受到的新的信息融合进来,探索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李云迪说。

  李云迪身上的东方元素注定给了他在演奏上不同于西方艺术家的特别之处。李云迪表示,音乐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因为音乐源自人们内心真诚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任何国家、民族的人来说都是共通的。在李云迪看来,东方文化具有中和、细腻、丰富的特性,包容性极强。以东方文化背景去感悟和演绎源自西方的古典音乐,会赋予古典音乐别样的韵致和更加丰富的层次

  除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曲目外,用钢琴技法演绎民族音乐,传播中国文化,也是李云迪多年来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几年前,李云迪将多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改编为钢琴曲,突出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和魅力。他录制的中国作品专辑《红色钢琴》,其中既有对中国经典钢琴曲目如《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演绎,也有对云南、新疆、陕西等各地民歌和戏曲的改编,如《远方的香格里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皮黄》等。其中,《皮黄》采用京剧西皮二黄风格及板式结构,音乐语言的民族化风格极其强烈,令听众无不震撼。这类尝试受到乐迷的喜爱,激励我和作曲家创作演奏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李云迪坚信,用钢琴演奏民族民间音乐是传承、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

  2000年我参加肖邦比赛获奖到现在,我见证了中国在音乐、艺术、文化领域的高速发展。从最开始的几个音乐厅,发展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很好的文化场馆,欣赏音乐,欣赏古典艺术,欣赏高雅艺术的人是越来越多。李云迪表示,每当自己在国外演出,加演曲目中一定会有一首中国音乐代表作,来自东方的旋律总能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我觉得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特别是在推广中国音乐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创作、去努力,把更好的中国音乐带向世界。我也非常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钢琴作品,让更多人听到中国的声音

  出品人:谢力   杨谷

  总监制:向云驹

  总策划:冉茂金   彭宽   张宁   宋乐永

  总编导:胡艳琳   廖慧   宫辞

  总撰稿:胡艳琳   宫辞

  撰 稿:杨煜

  联 络:李曙光

  编 导:潘海军

  摄 像:张宝董   嘎山

  后 期:潘亚隆   潘海军

  调 度:周硕頔

(编辑:胡艳琳)
阅读7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滚动公告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的观点、立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立场不代表中华作家网的观点、立场,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