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暨华夏国际诗会初选:466号章勇

章勇
2021-05-11
来源:中华作家网

微信图片_20210511213943.jpg


疑是红霞落山岭(散文)


成都今年的天气好像特别善解人意,立春以来,每天和风习习,阳光明媚,让我这个素来对寒冷排斥的人都感到十分惬意。也许是天气好,花儿就开得早,赏花的人也便多了起来。开始,有文友传来在软件园附近欣赏樱花的诗文,接着,亲友也在朋友圈晒出了去棠湖公园观看樱花的美图,似乎这么好的假日、这么早就将春天晕染如画的樱花,你不去欣赏、不去唱和,不用目光去深度浇灌它,就有辜负大自然的意思。

没过两天,中江樱花诗社葛先生发出了到樱花岭采风的邀请,我的心情也就与之不谋而合地灿烂起来。文人一般都容易激动,向往诗和远方,用坊间的话来说,给一点颜色,就想开一个染坊。樱花岭,我还未与它接触,就喜欢上了它,也就“望文生义”的认为,樱花岭是漫山遍野的樱花,已形成抱团取暖之势。城里的樱花零零碎碎,各自为政,与樱花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从成都到中江樱花岭,车程大一个半小时。为了准时到达集会地点,我与诗人李自国约好早晨八点半在东坡车站相见,哪知我从车站出来,自国早已带着他的“甲壳虫”跑车提前在路边等候,于是,坐上甲壳虫,穿过二环路,驶入沪蓉高速,直奔樱花岭而去。

樱花岭位于中江县辑庆镇钟楼村。站在刚平整不久的停车场,向山上望去,一排排、一簇簇樱花树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半山腰上,吸引着当地人和远方的游客前来踏春赏花。通过扫描健康二维码进入园区,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当地小吃和儿童玩具,商贩的吆喝声和游人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颇有人间烟火的味道。

进入景区拾级而上,首先投入眼帘的不是樱花,而是用塑料花搭建的圆形花廊,五光十色,鲜艳夺目,惹来众多爱美的女孩和妇女摆出各种天真烂漫的造型竞相拍照留念,其宠爱的程度,不亚于已经坠入花海陶醉其中,像我等喜欢与自然景观接触的文人,则不屑一顾,急忙穿过“花廊”,去寻找樱花的芳踪。

大约走了两三分钟,路边的岭上和坡下,终于涌来一团团、一簇簇、一树树像红云、如流霞、似火炬,将山腰装点得如火如荼,娇艳如画的樱花。踏春赏花的游人或两手相牵,或一家三口,或三五成群,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地在树下或树旁取景留影。左边有一水池,虽然储水不多,但有樱花和波光粼粼的池水做背景,也就成了女孩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最爱。她们像寻觅到人间瑶池一样展示自己的舞蹈基本功,有的甚至夸张到欲与杂技演员媲美,全然不顾坠入水中的危险,大有唯美而不惜牺牲的精神。我徜徉在花丛中,犹如有数不清的花仙子陪伴于左右,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顿时屏蔽了尘世的一切烦恼和忧愁。同行的辞赋家何开四先生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亦是神采奕奕,兴趣盎然,一边拍照留念,一半脱口而道,“菩提树下无提,樱花岭上看樱花。”先生不仅道出了佛家的大彻,而且概括了俗人的大悟。

微风轻拂,熟透的花瓣纷纷扬扬,犹如洒落一地殷红的花雨,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认人浮想联翩,如同置身世外桃源,身旁一位游客不由惊叹起来:“太美了!太美了!”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游览樱花景区。面对一朵朵,一瓣瓣,或含羞的蕾,或绽开的蕊,在参差葱茏的枝丫争奇斗艳、鲜美欲滴,洗心又洗肺的花卉,她感到强烈的震撼,也就不难理解

    我应该比她幸运一些,这是我第三次游览樱花景区。记得第一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春天的午,雨后初晴,天高云淡,我在昆明国防剧院门口与诗人、作家张长不期而遇。一向忙碌的他好像突然有,问我可否一起去圆通山赏花。他是我尊敬的师长,平时谨言慎行、不苟言笑,主动邀请我去赏花,我自然乐意前往。于是,樱花第一次走进了我的心里

昆明素有“高原樱花城”之称。圆通山位于昆明市区北部,从翠湖北门而入必经圆通路。早春二月,我与先生步入阳光如注的圆通路,道路两旁粉红色的樱花早已迎风摇曳,一串串花朵犹如红铃悬挂枝头,春风拂过,头上花瓣飞舞,温馨而浪漫。樱花大道约后直达圆通山公园樱花林。这里的樱花一部分由云南野生的苦樱桃演变而来,是一种重瓣樱花,颜色鲜红,大概有几千株,另外一种是日本樱花。由于昆明地处彩云之南,每年花期较早,其它地方的樱花还没有露出端倪,这里的樱花已经竞相绽开,璨若霞海。张长先生说圆通山的樱花和海棠之所以闻名世界,得益于散文家李广田的赞美。他说,广田在《花潮》一文中,盛赞这里“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并说,广田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堪称抒情散文的杰作。一是手法灵活二是善引诗句,三是文句精炼。那时,我尚在昆明军区报社任编辑记者,年轻气盛,口无遮拦,居然在鸡蛋里挑骨头,说《花潮》确实寄兴高远,非常经典,如果回家路上路人议论的描写再简略一点,通俗一些,也许就不会有造作与赘余之感。对此,先生望着远方,抿嘴一笑以示作答。

第二次看樱花二十年前随诗人李瑛北京玉渊潭公园。

玉渊潭公园坐落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也是一个春天的上午,我们来到公园西门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冰心先生题写的礼赞石刻,附近还有不少被其他人认养和栽种的樱花树。当时恰逢樱花盛开之际,园内“樱棠春晓”“樱洲秋水”“柳桥映月”“云溪深处”等景点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当主角,正在上演冬去春来的大戏。在樱花园东侧,有一水榭,名为“鹂樱苑”,这里是观鱼、赏樱、会友的最佳场所。沐浴着和煦的春光,我与李先生在园内漫步,他如数家珍地说,这里最早栽种的樱花是象征中日友好的大山樱,始于1973年的春天,1989年开始打造以樱花为特色的园中园,从这年开始,才大规模治理山水,陆续从东北、山东等引进十余个樱花品种,使玉渊潭樱花园逐渐闻名遐迩。他指着一棵花蕊已经凋谢的樱花树说,这是青覆樱,它虽然观赏性并不是太好,但总是先于众花而开,具有开拓精神。园内蜿蜒四通,水岸翠绿拥绕行至思川、太白、南殿和美利坚等樱花树前,先生又介绍说,这些是2002年日中友好30周年纪念植树活动中补充栽植的。我驻足观察,发现这些樱花树的树干果然要细小一些。我不由对先生惊人的记忆力和对植物敏锐的观察力表示敬佩。难怪他在《红柳集》一书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都是以植物为题。当时小泉纯一郎任日本首相,他强硬的对华政策,导致中日关系处于低谷,置身于以中日友好象征的玉渊潭樱花园,我问先生对此有何看法。他沉吟片刻反问道,你去过泰山吗?我答去过。他说泰山大石上孔子的四个字记得否?我回答,“予欲无言。”先生意味深长地说,“正是。”予欲无言这四个字,它让我琢磨了许久,直到中日关系缓和,我才悟出了先生的深意。

三次观樱花,三次不同的感受。昆明圆通山樱花林蔚为壮观、闻名世界,已经成为春城昆明的一张名片,让我心驰神往、记忆犹新。北京玉渊潭樱花园具有中日友好的象征意义,见证了两国的民间友谊,使我对历史的风云际会,国与国之间的礼尚往来刮目相看。中江樱花岭没有圆通山樱花林的历史沉淀和都市浪漫,也没有玉渊潭樱花园外交礼仪上的厚重感,但中江樱花岭却有着山野的纯真、质朴、清新和自然美,是四川境内最为壮观的樱花景区,规划面积达千亩已经形成景观四百多亩,并且它是由台湾引进的两万多株寒绯樱繁殖而来,红得端庄、红得艳丽、红得热烈,亦称中国红,与海峡两岸中华儿女情同手足、血脉相连凝聚的爱国情愫、人文关怀水乳相融,如果将来能将山下的溪流倒挂岭上,形成一道飞泉,在寂静之中扑入眼帘,我可能沉醉在“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的意境中不能自拔像李大钊先生在《山中即景》中所描绘的那样,流连忘返。

此时是早春二月,许多娇花嫩草还躲在春天的襁褓里窃窃私语,用迟疑的目光打量世界,而樱花岭上如今三万多株形态各异的寒绯樱、八重樱、吉野樱等则不畏严寒,或将枝丫伸向天空,用生命绽放自己的精彩,它艳丽如滴,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鲜嫩,绚丽得让人挪不开眼;或像少女撑开的小阳伞,想藏又藏不住鹅黄柔芯的娇羞,将妙不可言的艳丽投入游人的心中;或似风铃悬挂在阳光下,被徐徐的清风将春天的活力传递到四面八方……据樱花岭诗社葛先生介绍,岭上的樱花不仅花期早,花期长,而且还要挂果。果实肉质多汁,硬中带软,酸甜略涩,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既可做药,又可酿酒,极富开发利用价值。听他这一介绍,我对樱花有了更深的了解,恨不得用目光来浇灌它,回馈它最深最浓的爱。如果说万物皆有情,那樱花无疑是大自然中最有开拓精神和最具人情味的一族。风起的时候,它花枝乱颤,将美丽的笑容带给人间;无风的时候,它就像沉寂的红色海洋,释放无边无际的温暖。我们来樱花岭看花,花也看我们。人与大自然接触与交往,应该向山学坚强,向水学柔顺,向花学诗心。徜徉在山水之间的花丛中,我们的生命也会像山一样坚强挺拔,如水一样善解他人,似花一样绽放美丽。

离开樱花岭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回头眺望,岭上一片嫣红,犹如晚霞降落到了山岭,映红了半边天空,我很想写一首诗,但这辽阔无垠的壮丽、像火焰一样燃烧的生命活力,让从下笔,那就借用诗人泰戈尔的话来说吧:我的心是飞翔的鸟,即使夕阳西下,也能找到明亮的天空。

   作者简介:

章勇,本名张踴,笔名一江水、黄河浪、司实懿等。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四川电视台高级记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沉默的天空》《最后两个僰人》《落叶》《天皇地黄》,诗集《士兵与高原》《男儿风骨》《恋爱季节》《温馨絮语》,长篇报告文学《寄自老山前线的报告》《越南战俘纪实》《中国后宫记事》,电影文学剧本《血溅孤岛》《春回大地》,话剧剧本《垒魂》《春意正浓》《不许鱼目混珠》,文学评论《爱情的花开与守望》《现实的关照和痛感的生活》《文学与生活的真情对望》《诗意的维度决定诗歌的高度》等。主要电视作品有:《艰难的罢免》《金铁林和他的小木船》《解放成都》《走入长征》《神奇的九寨》《改革开放二十年》《巴蜀的春天》等。作品入选多种文学版本并获奖,曾荣获国家和部委设立的“五个一工程奖”“金剑奖”“五四新闻奖”和省级政府奖以及2017中国文艺年度“读者口碑奖等。

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征稿

暨2021华夏国际诗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示中外诗歌散文新成就,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现和培养当代文学新星加强全国文坛交流,应广大读者作者强烈要求,现举办“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赛暨华夏国际诗会”。


主办单位: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组委会

         中华作家网、中华作家联盟、世纪新诗典

征稿范围:海内外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创作的作家、诗人
嘉宾评委会:由驻京作家、诗人、评论家、全国报刊主编、门户网总编、全国文学组织专家领导等构成,每届评委会名单和获奖名单均在颁奖典礼现场公布。
征稿截止至2021年7月10日
宣传支持:中国网、央视网、人民网、CCTV10探索与发现栏目、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千龙网、东方网、华龙网、南方网、东北新闻网等百余家媒体电台

征稿内容:
情境高雅、立意新颖、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诗、散文诗、诗词曲赋、散文。题材、风格、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作者文责自负。
1、诗词曲赋类限3首,散文诗限3章每章1000字以内
2、散文类:限1篇3000字以内
3、图书类:在国内省级以上出版社正规出版的图书,评选完毕获奖图书将返还作者。
4、评论类:限1篇5000字以内。
5、每人只能选择一种体裁参赛一次投稿机会切勿多投,多投无效。
6、电子版来稿一律不退,20日内没有接到入围通知可自行处理不再回复。
评选与奖励
1、入围即初评,再经复评、终评,入围作品在中华作家网、中华作家联盟、中外诗典、世纪新诗典专题展示,作者需积极参与转发宣传,评选重视作品质量、公众号专题展示的点击率在看等数据也列为主要加分项。
2、大赛评出:诗会十首最佳诗歌、诗会十篇最佳散文奖、诗会十大作家奖、华夏文学奖、诗会最佳图书奖”、诗会最佳评论奖、诗会十大文学人物奖、诗会实力作家奖、诗会新锐作家奖、等,均颁发证书、高档奖杯。
3、凡获奖作家均给通知邀请参加诗会、颁奖典礼。
获奖作品在中华作家网展示,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联盟文学院、孔孟文学院、世纪新诗典文学院、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国际诗人文学院(其一),获奖图书在网站推荐。
4、来稿统一word附件发送至204340029@qq.com
稿件需注明“诗会”,附作者简介、近照1张、详细地址、电话、姓名、微信昵称
便于作品入围通知作者投稿后添加王伟总编微信:a18115059986

中华作家网、中华作家联盟、世纪新诗典
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赛组委会
阅读31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滚动公告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的观点、立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立场不代表中华作家网的观点、立场,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