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复兴
华夏五千年,巍巍东方立。
文明传万代,丰功凭自力。
大国承王道,诚信感天地。
四海俱施仁,全球秉正义。
不畏列强扰,凛然惊寰宇。
今日将复兴,慷慨成铁律。
炎黄子孙智,艰难逾砥砺。
天下皆朋友,何惧独美帝。
◎虞美人
故乡纵酒江楼上,年少红颜傍。
天涯纵酒客他乡,壮岁漂泊、沧海断柔肠。
而今纵酒西风里,独对凄凉雨。
前番往事俱休休,便是春风、难改雪白头。
◎ 虞美人
当年携手芳丛语,曾把丹心许。
今朝独伫旧园中,物是人非、登临望归鸿。
明年此日人何在,异域朱颜改。
悲欢聚散总无情,浊酒一杯、对影到天明。
◎ 晨起观海
清晨倚危栏,风吹云雾开。
红日海上起,白浪天边来。
◎春笋
春风春雨随春生,久埋泥下寄埃尘。
蓄势待发应惊雷,有节无心也凌云。
◎ 初夏雨夜感怀
春去无迹水空流,残花落尽飞絮收。
又到梅子青时节,柳条渐老不弄柔。
绿繁红疏丛林里,青枝翠叶满上头。
情怀已随春归去,子规声里唤客愁。
莫道漂泊已见惯,而今不似少年游。
昨夜酒醒三更后,潇潇风雨动离忧。
起来凭栏独自语,薄寒轻冷如经秋。
往事若烟随风逝,知交零落少诗酬。
惟有故乡多故人,一片归思念夔州。
夔州风情叙
夫夔州者,奉节之古称也。位于华夏内陆之西南,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瞿塘峡口。斯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自古乃巴蜀璀璨明珠。
然何以为夔?夔者,何物也?夔字者,何义也?
书载:夔者,上古之神兽,与天地同生,似龙而非龙,独足而身有鳞,光照日月,声如雷鸣,出行必有风雨,乃万兽之尊。夔字者,内藏六字。其一者,首也,意夔者为独为首,天下第一,世间无双。其二者,止也,高山仰止之意。其三者,自也,首中化出,自身渺小而隐于其中。其四者,巳也,万物成巳之义。其五者,八也,八方来聚之喻。其六者,文也,文辞深远之谓。诸字聚而为夔。故夔字者,非常之字,非浅薄可解也。
何以夔命名于奉节及其边域,亦无可考。纵观夔州古今胜况,无论地理、史迹,文博、军事、政治、哲艺诸项之盛,则惟夔字可当。
若论夔州古今万千之事,当首论其地理险峻、山川壮丽,次论其余。
观夔州之胜壮,乃数浩瀚长江、雄奇夔门、俊秀白帝,险峻瞿塘。次论天坑地缝、旱夔门、金凤诸峰、南北双塔、长龙道观诸景。
长江,华夏之摇蓝,中华民族之母亲河。浩荡波涛亘古不休,日夜不息,滔滔西来,滚滚东去。自青藏高原而始,纳千溪,收万水,越千里而至巴蜀。经岷峨,过涪万,破夔门,穿三峡,入莽原,直达沧溟。汹涌澎湃之沧浪,卷土裹石,摧山裂崖,势不可挡!拍壁击崖之声,似雷霆震怒;翻空冲天之浪,如雪花纷飞。更惊涛骇浪之中犹带青藏之冰寒,岷峨之雪味。
夔门,雄冠天下。东接瞿塘,西临白帝,南对白盐,北倚赤甲。崖壁千尺,山势万仞,仰不能视,高不可攀。白盐、赤甲两山对峙,如南北两扇之门,又在夔州,故称夔门。乃锁江之山门,开则放大江奔流,一泻千里,闭则锁大江断流,不能东奔也!自古乃巴蜀之咽喉,荆楚之要塞。
白帝,濒临夔门,乃瞿塘峡口之孤山。三峡大坝未筑之时,一面着陆,三面临水,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隘。新莽末,东汉初,公孙述称帝于蜀,传闻有白龙自井中而起,冲天而去,故称白帝。汉末,蜀主刘备遭连营之败,退于白帝,凭险扼守,方得其安,后驾崩于永安宫。今已四面临水,巍然屹立江中,逾显其险,更衬其秀。山覆古木苍藤,绿郁葱茏。有廊桥接其境,幽径布其间,石级达其巅。峰上亭台楼阁起伏,雕梁画栋参差,古今楹联镌于上。内存东西碑林,南北画廊,以文以画,描古绘今,讲述数千年往事。天下高人韵士,四方墨客骚人,乘兴畅游于斯,安得不歇足注目,慎读细观以叹乎。
瞿塘,三峡之首,雄奇险峻之峡。其峡之窄,船行其间,两山夹之,游人倚舷,手可探壁。
南面白盐,壁立千仞,犹如刀削。其色洁白,似白盐凝其上,旭日东升,光照洁壁,其光反照,与朝阳同辉,灿烂夺目,夔人称之曰:"白盐曙色"。
北面赤甲,乃巴蜀东南第一峰也!山高万丈,更为雄奇。其崖皆赤色,如血淋其上。夕阳西下,辉映赤崖,与夕阳互衬,其色逾艳,夔人称之曰:"赤甲晴晖"。
豋赤甲之顶,立绝峰之巅,上惟有蓝天白日,下惟有碧水青山,仰望苍穹而目眩,俯瞰大江而心惊。临边而立,迎风观岩,身颤而魂散;逆光视崖,目昏而胆裂。
昔,江水未涨之时,其险逾绝,虽险亦不失幽美俊秀,犹四季之景不同,游人心境亦殊异也。
春游瞿塘,泛舟其间,峡间碧波奔流,轻舟随波起伏,人立舟头,举目而观,两岸崖壁隙缝之间草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更有千红万紫之烂漫山花,染壁殷红之如血杜鹃。招莺歌于林,鹂鸣于树;引蝶舞花丛,蜂采香蕊。春风起时,异香扑鼻,沁人心脾。山风过穴,音出优扬,如玉女吹萧;崖泉滴潭,声传清脆,似佳人抚琴。身游于斯,如临仙境,心旷神怡,赏景忘忧,乐而忘还矣。
夏游瞿塘,江水暴涨,怒涛击壁,浊浪排空,浪涡旋转,峡谷之中,声如雷鸣。又或狂风怒嚎,骤雨如注,摧舟折楫,船行峡中,险象环生,使人心惊而胆怯。若更闻苍猿哀呼,鸟雀悲鸣,令人倍增乡愁,忧思难断,急于归去也。
秋游瞿塘,江水渐平,秋高气爽。初秋,泛舟游峡,山明水秀,可赏秋之清爽。中秋,栌叶初红,杂于树木青黄之间,如簇簇篝火,绚丽灿烂。深秋,红叶红透,遍山欲燃,若待长空彤霞,两相映衬,则天地一色也。倘于此时,挽伴携友,执壶载酒,或山间小酌,或舟中痛饮,岂不快哉!更或起舞飞袖,醒时吟诗,长啸高歌,醉后作赋,岂不乐乎!
冬游瞿塘,则别有滋味矣。但见空谷幽寂,绝峰耸立,青山改颜,为雪白头,清冷萧索。此时宜踏雪寻梅,把酒凌虚,登高眺远,怀古思今,神思飞扬,怅然而悲哉。
今,江水上涨,高峡出平湖,怒涛化波汶,四季无风浪,佳境更怡人。重游瞿塘峡,已无险与惊,人在画中游,舟如掌中轻。若呼朋唤侣,泛舟江上,近观远眺,其景迥异也。蓝天之下,青山如黛,逶迤远延,碧水如镜,风平浪静。水衬山色而逾秀,山映水颜而逾奇。畅游于斯,如临仙境,陶然于山水之间,乐乎于自然之中,岂不令人厌尘世之喧嚣,世事之繁烦,转羡乡野之悠闲,渔樵之自在,思归隐而欲不返红尘乎。
漫游夔州大地,不可不观天坑地缝,旱夔门及金凤山诸景。此诸景乃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经亿年而始成。
天坑,自然形成之漏斗。凹陷于青山之上,群峰之间,上口方圆数里,深达千尺。底部略狭,虽狭,亦可容百余人。有阴河暗道之水于底部西口而出,过谷底,入东口而去,乃天下第一天坑。
地缝,群峰之间狭窄之缝隙。延绵数十里,深达数十丈,极狭之处,人亦不能过。人至其底,狭谷之内,昏暗不明,仰视不见天,俯视不见地,但见两峰欲合,惟余一线之缝而透天光,乃世之奇谷。
旱夔门,如天遣神人移夔门于群山之中。其形与瞿塘峡口之夔门无异,惟无大江穿越,不见碧水波涛,故称旱夔门。峡谷之中,沟壑纵横,阡陌交错,遍野山花,此凋彼繁,交替绽放,四季纷芳。当地居民,世居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悠闲自在。乃人间之隐处,世外之桃源。
金凤山,群山簇拥,相互倚托,朝霞映衬之下,诸峰披金,又峰峦之间云翻雾涌,如金凤展翅遨翔于云海!
若诸景赏毕,犹有长江南北双塔不可不观,长龙道观不可不往。
双塔,长江南北二塔。南塔曰文峰,耸立于南面笔架山,雄伟挺拔,遥望如鞭直指苍穹,亦如毫笔立于笔架。北塔曰耀奎,矗立于北面长江之滨,雄浑苍劲,远观似剑穿浮云,亦似巨锥立于江畔。文峰者,文彩之巅峰也。耀奎者,闪耀之奎星(文运之星)也。双塔南北呼应,俱与文义相关,意喻夔州文人辈出,乃千古文化胜地。
长龙道观,千里延绵而来龙头山之道观。山头高昂达于百丈,如巨龙冲天长啸。山头道观已逾千年,观楼雄伟而宽敞,亭阁古朴而典雅。观内香火鼎盛,游人攘攘,香客熙熙。若寻仙访道,参禅诵经,毌须北去五台,南至罗浮,西上青城,东下庐山。可于此观,邀云游之仙人,抚琴于山亭雅阁之内,挽得道之高士,论道于古殿玄观之中。
犹有如诸葛阵图、草堂遗韵、龙岗矗秀、莲池流芳、永安遗址诸景则难细述矣。
夔州地理殊险而扼要。居长江之滨,立夔门之雄,扼瞿塘之险,拥白帝之秀,集奇险俊秀于一隅,天下无可匹媲也。其境西控巴蜀,东连荆楚,南通湘鄂,北达陕甘。虽有百口如簧之舌难述其景致,纵有万管玲珑之笔难叙其险峻,乃历代帝王必夺之疆土,自古将帅必争之要地。
夔州历史悠久而深远。西周之时,鱼腹建都于夔地。汉置都尉,唐设州府,宋立路制,清建郡邑,今为县城。虽时如长河,逝者如斯,然逆溯其史已近三千年矣。
夔州文化源渊而流长。大禹治水,凿峡通江之传说远至上古,巴人故事遥指夏代。文渊起于商周;歌赋源于秦汉,诗词盛于唐宋;曲辞昌于明清。历代诗人之佳作,仅存于夔州之诗赋何止万首。其太白之七言诗《朝发白帝城》,为七言诗之首;诗圣杜甫之律诗《登高》,为律诗之冠;刘禹锡之《竹枝词》其一,为情诗之魁;康熙皇帝赐傅作楫之《六言诗》,为景诗之最。四诗皆诗之至也!诗人词士如苏轼、陆游、白居易、李商隐、范成大者近五百之众。且夔人重诗文亦好歌舞,民谣兴盛,禹锡以此而创《竹枝》。
以历代诗人之众,存诗之盛,天下州县无可比也!今奉节冠名中华诗城,乃奉节之殊誉,亦当之无愧!
戊戌年夏,中国诗词大会央视莅临奉节,名明星队四者亦随行。队之魁首者,第三届之冠军雷海为也。奉节亦选四者与之赛,总三局。明星队虽以二局取胜,非全胜也!由此观之,奉节非以古人之遗篇而称诗城,今人亦多才情,不负诗城之盛名。
时年秋,第四届开机仪式,重庆赛区选拔赛亦在此举办。数省一市之参赛者,达三百余名。奉节以三人胜出而上央视,足显其实力。
时年冬,张艺谋之巨型映象剧《归来,三峡》亦在此成功演出。该剧,以夔门、白帝为之景,以长江、群山为之衬,以科技、文艺为之辅,以灯光、音乐为之效。将诗词融于舞蹈,以宏大振撼之演绎,深刻精辟之诠释,丰富高雅之艺术,完美展现诗词之不朽魅力。
夔州物产丰富,其药材之甚者,诸如贝、莲、麻、芝、杞之类尽产于野。粮物之甚者,诸如稻、黍、梁、麦、薯之类尽种于田。瓜果繁于四季,种类之繁则不胜枚举矣。更有秋冬之橙者,佳果也!其色鲜而味美,皮薄而肉实,汁多而甘甜。远销四海,好评如潮,世人皆好之,为夔州之特产,中华之名果。
夔州民众豁达而善良,促建三峡电站,夔州域内,移民者达数十万之众。虽故土难离,乡情难舍,仍扶老携幼,抛家舍业,含泪辞乡,遍迁各省,远居他乡。其博情大爱,舍己为国之壮举,述之令人感怀,思之令人倾泪,诚可歌可泣可敬也!其卓越贡献,不朽伟绩,当载书注册,垂于青史!
夔州之巨变,亦令人惊叹而欣羡。新城矗立大江之滨,依山而临水,宏伟而壮观,高楼林立而市井繁华。有宽阔广场,明亮商厦,宽敞大道。影园、餐楼、商铺而布于内,公园、学校、厂舍而建于外。夔州百姓,人得安居,业得拓展,情得舒怀,心得安宁矣。
大江之上,宏桥横跨,南北无碍阻,天堑变通途。公路达于乡村而通于户,出行随意,往来迅速。高速通达,机场宽阔,江航运畅,高铁将通。如此,其远行游子,外出商贾,或归或去,何其之便,何其之速。
国家繁荣昌盛,诗城更是一片祥和。改革开放以来,德政布于城乡,福利惠于兆民。盛世安享太平,政通自然人和,年丰更无饥馁,和睦少有讼司,官民同乐而显清平。
全球俱晓夔州,举世皆知奉节,盛赞之语,华美之词,讴歌之文,不可详举矣。
市委陈敏尔书记盛赞曰:"好山好水好地方,有诗有橙有远方"!
县委杨树海书记亦赞曰:"天下惟夔"!
市、县二书记之赞誉,诚画龙点睛之妙笔,言简意核之妙语也!
夫如此形胜佳地,繁华城乡,秀美景致;厚重人文,悠久历史;壮丽山川,富饶物产;淳朴民风,好客情愫。嗟尔远道之游人,安能不趋之若鹜,欣然而来夔州一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