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入围展:358号梁炜

2020-12-20
来源:


戳下方大赛标题—

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 征稿(2020)


20201220


魂归何处(散文)
梁炜

自从20岁离开家乡、走上社会就再也没有真正的家了。人们所说的故乡在我看来,那只能叫做故土了。几十年来,我总以为自己最终要魂归故土的。可是现在,这种希望已成为幻想了。因为儿女们要我走进现代陵园。说到底,就是花钱为我买个可以安放骨灰盒的一席之地了。在这个决定之后的第一个春节里,我辗转反侧,真是夜不能寐、日不思食了。我想我这把老骨头历经的风风雨雨、东打西拼的日日夜夜。
我躺在床上,不开灯,静静地看着窗外漆黑的夜幕降临。除夕的爆竹声响了,断了,又响了,再断了,那响声勾起了我对岁月的回忆和思考。我醒着在思忆,我睡着在梦游。这两者都其实在完成同一个主题,永远重温那不知忆起多少年多少遍的故乡岁月,故乡的人和事,故乡的风风雨雨、月圆月缺。
自从住进小城单元楼,什么节日都让我们家像忘掉了似地平淡而过。过年不请灶爷,不烧香表;正月十五夜,小孩子挑灯笼也只能在那十几平米的小客厅里转转,没有孩子与孩子比灯笼,没有人和他们你撞我碰,终于让灯笼着火上天,赢得满街喝彩声;清明节想上坟,远离家乡几千里,无奈地只有把思念加重再加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带上儿孙在十字水泥路口烧上一叠银票冥币,再把一大把香纸像烧柴一样地一齐烧掉。在我还没有来得急叮咛:烧纸前先画一个圆圈儿,烧纸中把烧着的纸钱要在圆圈外扔一点。儿子就已经点着了纸。在我说了要求之后,他急忙补画了一个圆圈,就问:“画圈儿干啥?”我说回去了再说。七夕节里纵然没有女孩子缚“巧娘娘”;端午节,也几乎没有人给孩子扎上一个花裹肚让她们穿在身上;八月十五晚,没有地方给月亮神献贡品,高楼林立,住在楼里的人像深陷监狱的犯人,抬头只能看到那夹在楼与楼之间的一线天空,那月亮不知在什么时候才会从楼顶一角露一次脸。给月亮嬷嬷供献贡品的过程丢得一干二净。小时候母亲亲手烙的白面月饼已经多年未见了。节日的乐趣骤然消失得那么干净!九月九不蒸枣糕,十月一不送冬衣……一切都让城市的喧嚣声淹没。唯能看到的是:生疏的面孔,坚硬的钢筋水泥,不合季节的奇装异服,间或就是过度的露肤亮丑。耳朵负担超重:车吼人吵,半夜笛鸣炮响,工程的打桩声墩得人心慌意乱,外卖、快递的找人喊买声,推车买菜声,收破烂的叫喊声防不胜防地就钻进了耳朵,我一直怀疑这城市得了不治之癌症,这城市让人折寿减岁。安静在这里成了永远的奢侈品。
住在小城,我常常有一种蓬飘萍寄、栖身篱下的感觉。深夜里一次次体味,一次次向灵魂责问:你是哪里人?要到那里去?那份“昭君出塞”的悲凄幽怨挥之不去;那份“苏武牧羊”的隐忍、阵痛无法释怀。
身心里,永远把自己认定为故乡人。把公刘永躺的古豳大地,把《诗经》中的“于胥斯原”的厚土当做自己的母土、自己的父母之邦。40年前,我在工作单位,虽然我是个临时工,但那时我十分自豪,因为我有故乡。我是从故乡里走出的土圪垯。我凭着自己苦学的努力,把自己这条不显眼的土鲤鱼跳过了半个“农门”。我自豪的是因为母亲在故乡,她因为我的“有出息”而愉快地活着,我几乎每周末都要回家和母亲团聚一回。
我的临时工没有当到头,三年后,我又变成了普通农民,我只有走进打工人的队伍里去。至此我开始了无根的漂泊,无依的打工者。我飘向了天南地北。我在新疆拾棉花的田间地头打拼,只希望拾完棉花,早早带上钱回到故乡去;我在云南修铁路的毛坯路面上把那石子当做圣经去细细品读,只想要是能立即修好铁路,我回故乡就可以如愿以偿,至少会让我的路途耗时要减少许多;我在戈壁滩打造过风景;我在深圳当过建筑工,当过鞋工,当过挡车工。我拼命背上100斤的水泥登上高高的传送架……不论走到那里,一个永久不变的信念永远和我同行,那就是挣下了钱,把钱带回故乡,再把钱足额存在母亲的存折上,以备迎接家业兴旺的未来。每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每每找到一个新活路,工友们的头一句问话就是“你是哪里人?”我会自豪地说。“我是公刘家乡的人。”
漂泊生涯是孤独的。漂泊的目的是为了日后不再漂泊。漂泊人的背后都有自己可爱的故乡,有自己日夜牵挂的父母。我躺在异地的床上做梦,梦到的全是故乡的人和事,故乡的日月风雨。尽管那些都是不完整的碎片。
我好想做一场充满愉快的故乡梦。梦中展现于眼前的故乡是:炊烟袅袅,鸡鸣狗叫,山清水秀,纤雨如丝,多花多树,牛羊撒欢,牧歌不断。村民笃厚,邻里乡亲,劳动欢乐,侃韵入辙。我永远忘不了我的故乡的全部。沉睡的梦境里,我总是走进鲁迅的《故乡》和原一道《哀郢》里;总是与南渡后的李清照不期而遇;在续盏更酌中,对沦丧金人铁蹄下的故土发出“忘了除非醉”的喟叹;总是与蔡文姬在羯鼓声中把思念故土的愁绪点点滴滴织入《胡笳十八拍》的音符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地自然而实在,说故乡,言乡情,叙乡韵,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一部中国文学史,写尽了乡情乡愁。我的故乡愁绪同样是魂牵梦绕、撕心裂肺。有谁能一辈子不被故乡煎熬过?故乡是一个人的入世之源,是根之所在,是生命的港湾。人生中每每遇到提拔重用,或是生意兴隆,或是取得成功,或是获得荣誉、赢得嘉奖等,你首先想到的是回到家乡,回到母亲身边听到她真诚的赞扬与鼓励,那是真正的自豪不已的时机。人若遇到了毁灭性打击后,也总是先想到了家乡,总要遁入故乡的怀抱去大哭大恸一场,待心伤渐愈时,再重整旗鼓,重造新我。
我三岁就失去了父亲,45岁时母亲去世了,让我的心情在痛苦万分之后感到失落千丈。然而那时还有我的老兄在。他伴我整整走过了47年,一场大病又夺走了他,夺走了我对故乡的所有牵挂。三位亲人的相继离去,让我痛苦万分。他们的离去就像一只无形的黑手斩断了我思念故乡的梦。有人说父母就是家,父母在家在。起初我对这话还不甘心完全认同。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真理。掩埋了哥哥,回到了单位。在一个残酷的清晨,当我大梦初醒时,终于明白了我常常引以自豪、聊以自慰的故乡却原来只是我慈爱的母亲和崇敬的哥哥,除此之外,故乡就永远地从我的词典里扣除了,我成了真真正正的孤独地游子,我成了永远的单个生命的游离体。
在外的游子思念父母是他们永恒的主题。一旦父母离世,那种疼痛难忍的分离之后,似乎就对家没有了以前那么刻骨铭心地思念了。至此,我才悟出了每一位出嫁的女子慢慢稀释和淡化父母之情直到父母离世后,就心甘情愿地去守护着自己的家了。她们也同样定格成儿女们牵挂的对象了。这亲情、家情、乡情永恒地遵循着一条颠覆不破的规律延续着。母亲去世后,我还因为有哥哥在,每年总要回家几次,甚至每年过年时都会只身一人回到哥哥身边,和兄嫂一家人除夕守夜,共餐同饮,跟上哥哥在大年初一清晨去给家族门种拜年问好。当哥哥离世后,我细细斟酌,之后就极不爽快地打消了回家过年的念头。我知道我在哥哥家过年是一个多余,我怕会勾起嫂子一家人因思念哥哥而流泪。再说,自己在外打拼了40多年,在极想回家乡、极想去捡拾儿时的家乡梦,把一切都傻傻地还想象成40年前的光景,可一回到家乡,看到如今的新农村,看到那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十排房屋、九条街道,一律是红砖蓝瓦,太阳能也整齐地排在门楼顶。宽敞的水泥街道两边,两排樱花树弄出了美丽的风景,树与树之间的空隙,是各家各户细心作物的蔬菜。让人一看就不想离开那美丽如画、干净卫生、空气清新的家乡了。唯一不爽的就是人的生涩。村上留下的几位能认识的老人见面后只是淡淡地寒暄几句问候,我问一句,他们简短地答一句,从不多说一个字。他们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快嘴利舌,风趣幽默了。我多么想和他们再谝闲拉呱一次,可那已经成了妄想。我茫然地走上街道。极少的年轻人以及孩子们我一个都不认识,最多只能从面相上推断他们是谁家的后代。生涩,一切都是生涩,生涩得犹如吞食了一口生柿子。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走进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了。
因为人面多生涩,便就有了一丝失望。回到故乡的奢望从此就淡了,淡了。然而,我依旧坚信,并执着地决定,我要埋骨于故里。让我和故乡永久地陪伴,永久地热恋。当儿女提出那个关于现代陵园的主意时,我几乎达到了愤怒地程度:“我活是故乡人,死是故乡鬼!”之后,儿女们再没有人提起那事。我就此思忖了多年。我永远为那个问题找不到理想的答案而诚惶诚恐。我突然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哪儿黄土不埋人。当听到这话时,我肯信那是一种无奈的言辞,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注释,那是一种对自己一生最后不负责任的调侃。我还是执拗地以为,虽然人的骨头不能埋入故土,可我的灵魂会早早地归于故乡了。一定!要我明确地同意儿女们陵园决定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我还是抱着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魂归故土。
我突然有了一种不可告人的释然。
由此,我写了《背着家流浪》。是的。一个背着家流浪的人正是处处无家处处家。我在这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安家,都可以葬骨。从此,我主意已定,我还是让灵魂随着自己的升天而六根皆净、五蕴皆空吧。只有一条让我自豪的是我会魂归故土,谁也左右不了我的灵魂!

梁炜,男,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3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爱之劫》,同年出版报告文学集《足迹》。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坎壈人生》。2005年出版散文集《花开花落》。小说集《爱之劫》1995年荣获陕西省首届青年文艺创作奖(易发杯)银杯奖。》.

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 征稿


为表彰2020年度中国诗歌、散文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文学新星展示当代作家、诗人风采,鼓励诗歌散文创作,在成功举办由全国文政军领导及全国作家、诗人参加的系列文学大赛后,由策兰文化传媒网、孔孟文豪网面向海内外文学作者发起主办“文豪杯中国诗歌散文年度赛”

主办单位:策兰文化传媒网(国家工信部备案)、孔孟文豪网(国家工信部备案)、中华作家联盟、世纪新诗典、国际诗人
协办单位:中外诗典、中外文学艺术、新时代文化院、中外文化院、国际诗人联盟、国际微型诗研究会、《最美爱情诗经》诗刊社、《中国好诗》杂志社、《世界爱情诗刊》、国际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世界诗人联盟、《中国诗歌》年选编辑部、国际网络诗歌学会、孔孟文豪奖全国组委会、中诗总社、华夏杯中国诗歌评选委员会、国际诗人委员会、中国诗书画家采风颁奖峰会、新世纪微诗经典编辑部、国际诗歌协会、中外杰出文学艺术家峰会
承办单位:策兰文化传媒图书策划出版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记者网、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CCTV10、新浪网、搜狐网等二百多家权威媒体电台。

征稿要求:
一、体裁:现代诗、散文诗、古体词曲赋、散文、评论
二、数量:诗词类2-5首,散文1篇5000字以内,评论1篇5000字以内。
三、内容:题材风格不限。需情境高雅、立意新颖、语言有活力张力和创新性、体现时代特色具备技巧性彰显文采
四、每人只能以一种体裁参赛、一次投稿机会,混搭及多投均无效。来稿一律采取电子稿,十日内未收到主办方微信或大赛邮箱发送的入围通知可自行安排,落选不回复。
五、稿件务必word文档编排附件发送,作品后附作者简介+近照1张+详细地址电话+微信昵称。
文档一律用五号字、正楷,作品名称用《》标注。

评选要求:
1、由主办单位领导和驻京作家诗人、评论家、著名刊物总编、门户网站总编、全国文学文化组织机构领导组成专家评委会。
初评入围即展示,再经复评、终评。入围作品在策兰文化传媒网、中华作家联盟、中外诗典、世纪新诗典专题展示。择取文本优秀、专题综合成绩突出的进入复评、评委会终评。
2、大赛评出:2020文豪杯十大才俊奖、2020文豪杯十大人物奖、2020文豪杯十大作家奖、2020文豪杯十篇最佳散文奖、2020文豪杯十首最佳诗歌奖、2020文豪杯十首最佳古韵奖、2020文豪杯十大新锐奖
2020新时代优秀作品奖
新时代优秀作品奖,只颁发金牌。全部获奖名单集中制作文豪杯中国诗歌散文荣誉榜张榜公布。
3、获奖者名单先在主办单位平台发布,然后由总编辑或副总编辑微信发出颁奖通知,获奖名单和专家评委会名单在颁奖典礼现场公布。
征稿日期:2020年10月6日-12月26日
颁奖日期:2021年1月9日-11日
终评完毕在适宜采风写生的全国著名城市举办颁奖典礼,将邀请重点奖项获得者参加。
大赛邮箱:2497779533@qq.com 邮件需注明“文豪杯”
组委会微信:a18115059986所有参赛者需添加微信,便于入围作品传


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组委会

阅读25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滚动公告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的观点、立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立场不代表中华作家网的观点、立场,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