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太湖水(散文)
王长胜
01
我渴望做个有趣的人,爱往有趣的地方跑。
走啊走,有一天我走进了太湖三山岛。
自古以来,三山岛一直享有“小蓬莱”的美誉。清朝文人吴庄有诗曰:“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
有人说,三山岛是生命起源之岛,断言在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那里生活;还有人说,春秋时期吴王的小女儿滕玉,曾经在岛上隐居,并在那里流失了无数的宝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流传着三山岛一些神奇的传说。几千年来,她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美丽的三山岛,由太湖中三座小山组成,总面积不过2.8平方公里。远远望去,她像一只匍匐在太湖中的金龟。
我沿着一条环山公路缓缓向前浏览,不知不觉便置身在怪石嶙峋的石景世界了。这里的景象,天趣自成,没有人工的雕琢痕迹,令人禁不住拍案叫绝。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猫儿山。这座矗立在湖面的山峰,石体部分,恰似一只注视着太湖中鱼儿的白猫。
之后,是牛背石。它的形态,好似一只砍掉尾巴的水牛。传说是金牛下凡,因偷吃太湖边的稻谷,遭人追打,被砍掉了尾巴,从此化为石身,永远留在了人间。
离牛背石不远,是十二生肖石。它与牛背石一样,坐落在太湖沿岸。
真是天公的造化,在这里,饮水的老牛、下蹲的山羊、吃食的猪、觅食的马,以及龙虎相斗的场面,都各具神态,巧夺天工。更为有趣的是,长鼻子的大象也混在十二生肖之中,展现着天真可爱的风姿。
离开十二生肖石,在茂密的果树林间穿行约半个多小时,眼前便出现了另一幅气势磅礴的石景——板壁峰。板壁峰宽20米,高10余米,岩体陡峭,纹理纵横,青苔斑驳,藤蔓攀附。在青山环绕的背景衬托下,它简直是一座天然的山石盆景。
夏日炎炎,在绿荫下小憩的时候,我遇到了当地的一位老乡。他叫曹瑞祥,祖祖辈辈生活在小岛上。这位老乡知书识礼,喜欢读书。我随身携带了由新华出版社刚出版不久的自己的小说集《纯情》和散文集《岁月如歌》。于是诚心送给了他。
如此一来,他跟我心有灵犀,似乎有了神交似的。
曹瑞祥告诉我:岛上原有寺、庙、庵10座,如吴妃祠、观音庙、清泉庵等,可惜在文革中都遭到了破坏。至今,岛上还有独具风采的人头迭石、似器似物的金鸡石、香炉石等十大古迹胜景。他指着山腰间一块迭石,问:“你看,那石块,像不像一个人头?”
经他点拨,在我眼中,那半山腰里的大石块顷刻间果然成了个“人头”!
根据曹瑞祥的指点,我随后找到了宋朝大学士秦少游的后嗣于1086年建成的秦家祠堂。祠堂内现存道光八年和十二年刻成的石碑两块。秦家祠堂于1988年8月由当地政府修复,定名为三山文物馆。
1984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三山岛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经专家考证,这些哺乳动物包括猕猴、豪猪、棕熊、老虎、斑鹿等;同时,考古学家还发掘到5千余件石核、石片和石器。旧石器的发现,为了解这一地区的远古文化提供了可贵材料,从而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到一万年以前。文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旧石器和石核、石片。看来,这一事实已不用置疑了。
三山岛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风光民情醇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几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还格外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在小岛上,可以找到春秋吴国三位王妃的遗迹,也可以看到吴王室的后裔所居住的村落,追寻到天妃妈祖神庙的遗址,甚至连吴王小女儿滕玉的水葬台,如今犹在。
在妈祖神庙的遗址上,只剩下了几块长条形的大青石。有意思的是,当我找到这几块青石的时候,真真切切地看到那青石缝隙中插了三根红烛和三炷香。那红烛和香已快燃尽,正飘着缕缕青烟。想必这也是当地居民的一种虔诚吧!
02
那年,我上三山岛,是受中国影像公司陈导演之邀,为风光艺术片《人间蓬莱三山岛》撰写文学脚本的。在小岛上,曹瑞祥好像跟我有缘分,对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我在岛上来来回回行走,他成了既用心又尽职的导游。
曹瑞祥身材修长结实,脸上总是流露着淳朴的笑容;一家三口,妻子善良、勤俭,女儿刚考上苏州大学,读文学系。他家有一幢二层楼的房子,还有个大院子。院子里树木笼葱,百花争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芬芳。
曹瑞祥把我带到他家二层楼顶的平台上,伸手测了一下风速,恳切地说:“作家,如果不嫌弃,你晚上可以住到我这里。这里凉快,我给你加个蚊帐,你保证一觉睡到天亮。小岛上的宾馆离这不远,条件虽好,但是,晚上经常停电,又有蚊子。而我这里,有自然风……”
我的吃住,是剧组统一安排的。曹瑞祥家虽好,我还是按照导演的安排,住进了宾馆。晚上9点,真的停电了,小岛连同四周的太湖,笼罩在灰蒙蒙的黑暗中。
关键的问题是无法入眠。热,且闷,又有蚊子。谁能睡得着呢?
眼睁睁地被折腾到半夜了,还是没法睡。而且,越被折腾,心里越烦躁。我一遍又一遍用冷水抹身,身上依然湿漉漉的在出汗……
我们一行6人,分工明确,各伺其职。第一道工序,就是由我根据一天的观察釆访,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拍摄脚本。如果睡眠没保障,怎么能拿出像样的脚本来?于是我找到陈导演,告诉他我决定去找曹瑞祥。陈导演善解人意,还执意把我送了过去。
老乡曹瑞祥见到我,很开心,觉得很有面子。
我说:“实在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来打拢你。”
他却只是乐呵呵地笑,一面跟妻子一起,张罗着为我铺床架蚊帐……
子夜时分,一轮明月升起,照耀着门前一泓蜿蜒流淌的太湖清流。望着汩汩的太湖水,我问曹瑞祥:“我想游泳。可以吗?”
“可以啊!只是深夜水凉,你在水里不要超过半小时。”
他的话说完,我迫不及待地跳进了太湖。酷暑炎夏,漂流在清澈的湖水中,我顿时感受着企盼已久的清凉和惬意。
我后来知道:曹瑞祥比我小三岁,而他却总是像大哥一样呵护着我。在我下水游泳,到从太湖中上岸,他始终陪伴在我身边。
我心情舒畅地走上他家楼顶的平台,正准备睡觉时,他捧了杯热茶,拎了个热水瓶,走上楼顶来,对我说:“茶叶是自己种的,给你尝尝;水是刚烧的。”
我捧着他递过来的茶,不知怎么的,双眼就湿润了……
03
翌日,当太湖上第一缕晨曦初现时,我醒了。
我起身,舒展双臂,感觉精神特别清爽。遥望着太湖像绸缎一样晃动的曼妙身姿,遥望着湖畔青青的芦苇在晨风中翩翩起舞;还有附近的果树林,院子里传来的鸟语花香……一切简直像梦幻一样啊!
我不由分说,自己找了个板凳,趴在凉床上“刷刷刷”一口气完成了《人间蓬莱三山岛》的拍摄脚本。
下楼时,我在院子的一簇冬青树上,看到了一些晾晒的纸币:有一张50的,几张10元,还有5角和1角的。正在疑惑,曹瑞祥的妻子向我走过来,连声道歉说:“你换下的衣服,我拿去洗了。我太粗心,没检查口袋,等发现,已经迟了。哦,……都晾干了。”
她一边说,一边就把钱迭整齐,交到了我手上。
我还能说什么呢?自从踏上三山岛,为什么我总是感觉到像在家里、像跟亲人在一起呢?这里民风淳朴,堪称是中华文明硕果仅剩的一块净土。
在三山岛,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望见错落有致地自然生长着的各种果树。
小岛上,绿树掩映的民居村舍也别具一格。这里的民居小楼,都是白砖黑瓦,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建筑的风格;也有一部分是新建的楼房,美观别致,显现着新颖的现代风格。我注意到,这里的居民晚上睡觉,很多人家都不上门锁。人与人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心胸豁达,是小岛上民众的共性。在这里,长寿老人很多。岛上处处可见桔园、桃园……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啊!
临别三山岛,陈导演去给曹瑞祥付我三天的房租,这对夫妻却将手挡住,不乐意地说:“开什么玩笑,这是我们乐意做的。”
陈导演琢磨:500元少了点,又添了l00元。
夫妻俩死活不肯收。
离去时,当接我们的游艇快靠近三山岛的时候,曹瑞祥突然从码头的人群中奔跑到我眼前,将一个红色塑料袋递到我手上,笑着说:“这是从我们家桔园刚摘的桔子。这几天你们够辛苦的,路上吃吃吧。”
真的,我一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突然蹦出一句:“曹大哥,我以后还会来的。”
曹瑞祥顿时开心得哈哈大笑起来:“我喊你大哥才对呀。王大哥,你这次来,没在我家吃饭。下回来,我请你吃红烧木椟鸭。整个岛上,只有我家放养木椟鸭啊!”
在岛上几天,我就想尝尝江南一绝:木椟鸭,一直没有机会。曾听说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品尝过木椟鸭以后,一路赞不绝口。经他这么一说,我立马兴致勃勃地说:“好啊,好啊,一言为定!”……
曹瑞祥是个有乐趣的人。人这一辈子,这样的朋友多,自然乐趣也多。他始终保持着阳光般的心态,得失无忧:坐也坦荡,行也坦荡。走进三山岛,我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游艇在太湖中驶出很远很远,我仍深情地凝视着三山岛,凝视着源远流长的太湖水。
哦!清澈的太湖水啊,你让我快要醉了。
王长胜 男,上海人。国家二级作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学院 副编审; 已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计250余万字,作品散见《长江》《花城》《人物》《小说界》《青春》《安徽文学》《海峡》《奔流》《鸭绿江》《新华文摘》等杂志; 有作品多次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结集出版;另有小说集《纯情》、散文集《岁月如歌》、长篇纪实小说《张家港首富》《今生无悔》等;已拍摄的电影故事片《叶圣陶在甪直》(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入围第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奖,成为展映故事片)、电视剧《碧血秦淮》《苦果》等,都赞誉满满,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小说《无辞的歌》、散文《天都峰上连心锁》《海粟老人会见刘国松先生》《散淡情怀》《荠菜香》和《书趣》,6次荣获全国文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