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刊| 刘宇杰 散文《过年往事》

刘宇杰
2023-01-20
来源:中华作家网

中华作家网 中国作家文学联盟【春节特刊 】征稿

     


散文:过年往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中学   刘宇杰

儿时的春节最难忘,崭新的衣服,香喷喷的年夜饭……,每每想起我都会陶醉在浓浓的亲情之中。

穿新衣
过大年,穿新衣。儿时,我的家庭条件拮据,买不起新衣,母亲总是买来几尺布料为我和弟弟亲手缝制新衣。为了赶做新衣,母亲要忙上两三天,有时要做到深夜,那一针一线中饱含了浓浓的母爱,穿在身上,暖在心头。新衣是我儿时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吃年夜饭
如今,家家户户的年夜饭无比丰盛,七个碟子八个碗。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年夜饭只有饺子,饺子馅以菜为主,肉很少。那时,我感觉非常香。母亲还在某一个饺子里边包上一枚硬币,并说这是“福币”,谁吃到谁就最有福气。我和弟弟都很期待能够吃到那枚“福币”。有一年,我吃到了一枚“福币”,父母高兴得不得了。

蒸粘豆包
在我儿时,粘豆包属于细粮。粘豆包是正月里的主食。过年之前,母亲总是要花上几天时间用黄米面和豆沙蒸上几锅粘豆包。母亲包粘豆包,我为母亲打下手。我不会包,帮助母亲往锅里添水,母亲摆好豆包后,我负责烧火。满屋的热气,仿佛仙境一般。
满屋都是黏豆包的香味儿。开锅时,我总是想先尝一个,母亲总是告诫我:心急吃不了粘豆包。母亲把蒸好的粘豆包放凉后,才允许我吃。母亲把蒸好的一锅锅粘豆包放在屋外冻上,以备正月里食用。有时,我还啃冻豆包,那味道好极了!

吃冻秋梨
儿时过年,我吃过的唯一的水果是冻秋梨。冻秋梨是廉价的,味道却很美。每逢过年,我父亲都要去一趟距我家60多里地的县城买回几斤冻秋梨。父亲告诉我,需要把冻秋梨放在冷水里缓过来才能吃,主要喝梨汁儿。我按照父亲的说法把冻秋梨放在盆里,浇上冷水,过了一段时间冻秋梨表面结了一层冰,敲开冰就可以享用美味的梨汁儿了。现在我回味起来,那凉绵甜爽入口的味道还是无法忘怀。

看春晚
7岁那年,父母带我和弟弟欣赏了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那时我家没有电视,整个村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是种粮大户王家卖完粮新买的。节目内容记不太清了,只记得王家的炕上地上,屋里屋外都是来看春晚的乡亲们,人人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写春联
我父亲酷爱书法,楷、行、草俱佳。每逢过年,他都要忙着写对联,写完自家的,还要帮助乡亲们写。过一次年,就等于我父亲举办了一次个人书法展,村里家家户户门上贴都是父亲的墨宝。每一幅对联,父亲字斟句酌,没有重样的。
有一年,父亲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字让我认,我说,是一幅画,像一个水壶。父亲说,这是四个字:金玉满堂。父亲指着红纸一个字一个字让我认。父亲对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热爱影响了我,时至今日,很多过年的习惯都是那时养成的。
我儿时的新年过得很简朴,有美味的年夜饭,有传统年文化的熏陶,有浓浓的亲情,我觉得是最难忘的。

作者简介:刘宇杰,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中学副校长,教育部少教多学课题组辽河中学课题组负责人。
阅读306
分享
滚动公告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的观点、立场仅代表作者的观点、立场不代表中华作家网的观点、立场,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