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芳:梦回家乡过年(散文)

张仕芳
2024-03-17
来源:中华作家网

           

梦回家乡过年(散文)

张仕芳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也就是后来的春节。关于过年的由来又源于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传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被村民们联合起来将怪兽杀死,人们敲锣打鼓燃放爆竹以示庆贺,以后便把每年这一天称作过年。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由于多年便实行烟花鞭炮禁放,小区上千家住户二十多年来又互不往来,就连一个单元里的住户,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见面打个招呼,连姓什名谁何方人氏都互不过问,而且都还有相互防范之心,每逢春节不少外地人又回老家过年,小区便显得格外冷清。我家在北京也没有什么亲戚,一家三代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年饭,一边抱怨现在过年真没意思,一点年味儿都没有,我便想起从前在家乡过年的情景……


我出生在巴山深处俗称黄泥坪的一户农民家庭,儿时山村虽然贫困,但一年一度的过年却照过不误。我们小孩子最盼过年,因为这一天才能美美的吃上一顿光米干饭和萝卜夹炖猪脚杆,盐菜炒大腊肉,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好好开心。


那时没钱买鞭炮,父亲便提前好多天到山林里采集了许多指头粗的小荆竹堆放在房后晒干,大年三十中午开饭前和大年初一凌晨,他便把荆竹堆放在院坝边上点燃,倾刻之间便响起一连串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传遍了巴山深处的山山岭岭。


儿时除了盼望过年有好吃的,便是盼望穿件新衣服。那时没钱买新衣服,也没有缝纫机做新衣服,一家老小八口人的新衣服则由我那心灵手巧的母亲老早便一针一线地缝制,新衣服做好大家都舍不得穿,直到大年初一打早才穿上下山到小镇上去逛街,人人衣兜里都揣着瓜子儿或南瓜仔儿,边走边嗑边听大人摆龙门阵。山路上全是下山逛街的男女老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十分亲切友好地相互拜年打招呼,老的叫爷爷奶奶大的叫哥哥姐姐小的叫弟弟妹妹,气氛一派和蔼好不亲热。


到了镇街上一看,山上山下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早已云集在那里,人山人海这个词语用在此时恰到好处。镇街上一无电影二无戏看,人们云集在这里的目的也就看个热闹沾点喜气,更主要是展示和玄耀谁的新衣服颜色最美,样式最好看。镇街面积也不大,一字长蛇,平时没人时从这头到那头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可大年初一这一天,没有个把小时莫想挤出头。挤一两个回合肚儿也就唱饿龙岗了,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回家了。


到了大年初二便开始请客了,先是院子里的直系亲属互相请,然后便是村儿里村民们互相请,全村一家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主人先把客人安排在火塘边上烤火,面前摆放着瓜子核桃,随后便是一碗糯米醪糟,到了中午便坐席品尝“十大碗”。“十大碗”具体包括品碗、芋儿鸡、醋鱼、扣肉、酥肉、虾米汤、海带、凉菜、籴肉、跎子肉、腊肉。中午十二点,是当地传统宴席的饭点,主人家会点燃爆竹或鞭炮。各个菜品上桌的顺序,依次是凉菜、酥肉、籴肉、品碗。其中品碗、酥肉、坨子肉是最具特色的菜品,品碗是由十六片筒子肉元子、四片响皮、四片肚片、粉丝豆芽炖成;酥肉是由猪瘦肉裹着淀粉、油炸而成;坨子肉稍微有点“重口味”。猪脊背的五花肉切成方块,涂上蜂蜜,放入油锅炸三分钟,再起锅放入蒸笼蒸,最后放在盛有大骨汤的碗里。


那年月一般人家只能喂出一头肥猪,冬月杀了烘成腊肉过年才吃。那年代政策规定是每头猪村民吃一半,卖给国家一半,好在杀猪匠人性化同情村民,把硬边留给村民,把软边买给国家,这样便可让村民们多吃几斤肉。那时生猪政策十分强硬,谁要胆敢私宰乱杀隐瞒不卖给国家,那可犯了王法。村民们过完年,只有端午节、中秋节或家中来了重要客人才打一回牙祭,平时连油花花都不沾,但过年期间相互请客却毫不吝惜,可见村儿里的民风非同一般。
到了八十年代在小县城过年时,我已在县百货公司工作十多年了,且早已成家并有了两个孩子,那时我家已在小县城最显眼的地带修建了一幢两楼一底四百多平米的小洋楼,楼顶上是一个横竖四十多平方米宽的坝子,我在上面堆土做菜园子,同时也可起到隔热层的作用。我还在楼项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猪圈,每年喂一头大肥猪,吃肉就不用再花钱到街上去买,而且就在楼上烘腊肉。喂猪就有肥料,我在房顶上将南瓜、冬瓜、丝瓜、葫芦、西红柿、扁豆、豇豆、四季豆等所有蔬菜全部种齐,还种了葡萄,栽了桃树。
我丈夫在京城从事影视艺术工作,每年腊月二十七八便风雨无阻千里遥遥大包小裹赶回家中过年。此时我早已把年货准备齐了,诸如腊肉、香肠、干鸡、干鱼、活鸡、活鱼以及新鲜猪肉、猪舌头、猪肚、猪肝、猪腰、汤圆粉子、瓜子、糖果、水果等等,堆了整整半间屋。
大年三十这天一早,小县城几家亲戚便前来团聚,大人小孩合在一起三十多号人。大家先楼上楼下逐间逐间地参观,恭贺赞美的话语不绝于耳,欢声笑语充满着无限生机。按当地风俗,中午十二点燃放鞭炮,然后祭祖宗和逝去了的父母,再然后便合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地还有一个传统说法,年三十这天中午谁家的鞭炮先响,今年的财神爷就先到哪家。


于时我便事先准备好从楼顶上吊了数十串两千响威力巨大的鞭炮,在十一点三十分左右在我的指挥下开始燃放,方法是一串一串地燃放,当这一串快要燃放完时再接着点下一串,到了十二点时便将所有的鞭炮一起点燃,顿时大有万炮齐鸣、天崩地裂之势,将全城各家各户所有的鞭炮声全部压住,足足响了四十多分钟。事后家家户户都埋怨说:“年三十正午时分,全县城人民都在听这一家子的鞭炮响,别人家里放了也等于白放,还不如这一家子放了一个响屁,风头让这一家子出尽了,今年财神爷可能要将全县的金银财宝都送到他们家里!”
我听了这些议论,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鞭炮燃放完毕之后便正式开宴,大客厅里摆放了三张餐桌,满桌都是美酒佳肴、山珍海味。我们首推大哥大嫂、表姐夫表姐坐到上席,我和丈夫以及妹妹两口子同桌坐在下席,其他晚辈们分坐在另外两张席桌上。宴前我先表达了几句开场白,大哥随后以长兄当父的身份端起酒杯祝词。他久经官场(县委副书记兼政协主席),一开口便是领导讲话的派头,先拿满桌佳肴讲了三中全会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反差,赞美了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种种实惠,讲了是党的富民政策才让我们修起了这么大的房子,说到这里他百感交集地说:“十多年前三老弟(我丈夫在他们兄弟之间排行老三)还是小县一个送报纸的邮递员,一家四口住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破木楼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三老弟选择了文学创作道路,凭着一个小学文化拼搏人生,其间吃尽了人间苦头。然而皇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硬是用手中的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今已是名正言顺的作家、编剧、导演,创造了生活中的奇迹,成了在座的这些晚辈学习的榜样!我提议大家端杯,这大年三十的第一杯酒应该敬给三老弟,希望你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干杯!”
“干杯!干杯!”随着一声碰杯响,众人都是一口干。
接下去便是各人自由发挥,团年饭的热闹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四口便穿上丈夫从北京带回来的新衣服去逛街,衣兜里也都揣着瓜子,一路嗑一路与人打招呼,小县城只有那么大,加上我又是百货公司营业员,全县城也就没有一个不认识我的人。


小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分别是公园坝、大堂坝、红四门、南门口、南门口大桥,大堂坝、公园坝还有耍龙灯舞狮子表演,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好生热闹。


正街分上河街和下河街,人们穿着五颜六色,样式各异的节日盛装,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到处都是人山人海。



我们一家四口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和窃窃私语,因为我们穿的衣服除了高档,而且还充满了艺术特色,小县城绝没有第二件相似的服装。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电视节目也十分丰富,年三十一家人守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盼望着赵本山登场,在人们心目中他是央视春晚的重头戏,没有他也就没有春晚。实话实说,赵本山的小品实实在在地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欢乐。


我丈夫每年过年都千里遥遥从北京赶回老家这样过年,直到一九九四年他再度回老家拍摄电视剧《时代变奏曲》时,才把我带到北京定居,从此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两地分居生活。我迟迟不愿进京定居的原因是舍不得老家那幢小洋楼,和楼顶上那块世外桃园的菜园子。


在京二十多年间,再也感受不到家乡那种年味儿,于是便千百次梦回家乡过年。


作者简介:张仕芳(女),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发表和出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其中多篇部搬上了银幕。其中中篇小说《丐儿传奇》荣获《今古传奇》杂志2015年度全国优秀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扬雄外传》荣获第三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二等奖,编剧创作的电影《远山在呼唤》荣获21届河北省影视文艺奔马奖电影类一等奖,电影《巴山女红军》荣获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电影类铜奖,微电影《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荣获第四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优秀作品奖、《巴山绝恋》荣获第八届亚州微电影盛典优秀作品奖,《红色的记忆》荣获第四届刺玫瑰国际微电影节十佳作品奖、《小莲》荣获第四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激情燃烧的襄渝岁月》荣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小说二等奖。



阅读26
分享
滚动公告
  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010-52128322,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