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平| 东风干渠:流淌在回龙老区的历史与希望

陈月平
2024-08-04
来源:中华作家网

微信图片_20240804090914.png



东风干渠:流淌在回龙老区的历史与希望

陈月平
·
在习水广袤土地上,隐藏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水利奇观——东风干渠。这条穿越山峦与隧洞的水渠,不仅是回龙区农业的重要命脉,更是一段镌刻在悬崖绝壁石头上的历史,一部流淌着回龙两代人汗水与希望的史诗。它静静地穿越山川,见证回龙这片神奇土地的变迁,是一处承载着回龙、隆兴老区农业生产命脉和历史农业文化的重要遗产。如今,当站在干渠旁,就能感受到那份属于过去的辉煌历史与现实的沉思。
据原回龙区负责该项工程的副区长吕良栋回忆:东风水库是1965年回龙区由仁怀划归习水,隆兴区由赤水划归习水后,为解决两区农业灌溉,由县人民政府组织规划设计修建的一水利工程。由回龙、隆兴区委区公所调集全区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东风大堰,这条全长33公里的干渠,干渠工程穿越了17个长短不一的隧洞,每一个都组织水利专家自行勘察设计的大⑴型水库。
1965年县政府成立东风水库指挥部,1972年水库开始蓄水,回龙、隆兴干渠初具雏形;1980年—1982年,东风水库坝区电站建成;1988年东风水库补配套工程全面实施。水库工程经历回龙、隆兴两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两区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县政府组织发动回龙、隆兴两区上万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披星戴月,战严寒斗酷暑,用10多位民工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回龙、隆兴人民的“米柜子”工程。
东风水库配套工程历时16年,完成了规划设计、勘探、筑坝、蓄水和补配套工程,是人民群众凭借人工用钢钎、钻炮一锤一凿打造而成;可以想象,在那个艰难的历史年代,广大人民群众肩挑背磨完成的“奇迹”。
据原东风水库管理所退休人员王秀槐回忆:东风水库主干渠长2000米,过水断面为2.2米*2.2米。干渠设计均为矩形渠道;回龙、隆兴干渠在两岔河利用水闸分水;回龙干渠经20多米高的渡槽引水,渡槽至火石槽12公里渠段,过水断面为2米*1.9米。火石槽至核桃树6公里渠段,渠过水断面为1.6米*1.6米;核桃树至南底湾6公里渠段,过水断面是1.6米*1.4米;栏底湾至田沟水库9公里渠段,断面是1.2米*1.2米。
东风水库回龙干渠从东皇辖区和隆兴区的马临、临江两公社蜿蜒而过,长达12公里后,进入原回龙区,并流向河坝、田沟两个小二型水库。田沟水库,库容28万立方米,它的出水灌溉分为东、西两渠,滋润着大片的农田;而河坝水库,库容24万立方米,出水灌溉则分为上下两渠,同样滋养着回龙区廊庙、翁坪等一方水土。这两个水库,如同东风大堰的明珠,共同守护着回龙区的农业生产。
县委政府对东风水库工程十分重视,县政府组建了东风水库管委会,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亲自挂帅,各相关领导也积极地参与。每年管委会在县城召开灌区工作会议,总结当年的灌溉、防洪、维修、疏通以及水费收缴等工作,并对来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这样的管理机制,确保了东风大堰能够持续、稳定地为两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
东风大堰设计灌面为11000多亩,而有效灌溉面积8000多亩。它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回龙、隆兴两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无论是春灌、夏灌还是冬季供水,东风大堰都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农民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救命水”。每当回忆起供水期间各公社、大队的领导组织群众自带饭菜,通宵达望水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东风大堰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还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用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有口皆碑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
然而,时光荏苒,任何事物都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如今的东风水利工程,虽然依旧在发挥着作用,但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如果这项工程能够得到修复和利用,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东风大堰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部分农田已实施水改旱,种植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再加之东风干渠却没有得到正常使用和维护,没有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缺乏水源的涵养和保护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有效利用好东风大堰等闲置水利资源,不仅可以缓解现有塘房水库县城的供水压力,还能对干渠下方的水土保持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使罐区小山塘、小水库的水源得到有效补充,为灌区生态养殖提供保障。同时还能对渠道流经区域的山洪进行有序分流,减少洪灾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东风水库水利工程的修复与有效利用,将有效延续其使用价值和农业历史文化价值。特别是对茅台、习酒等酱酒产业有机红粱种植提供灌溉水源,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东风干渠是回龙区农业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它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希望。回望那段修建东风干渠的历史,那种愚公移山与战天斗地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我们应该总结提炼这种伟大的“东风干渠精神”,思考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和价值。让这段历史不仅成为回龙区的宝贵遗产,更成为激励我们乡村振兴前行的力量源泉。
如今,当我再次站在东风干渠上,回忆东风干渠的峥嵘岁月。这条干渠见证了习水农业发展历程,承载回龙、隆兴两区人们对70年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一处宝贵的农业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去保护、去开发。让我们携手努力,让东风干渠在回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阅读41
分享
滚动公告
  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010-52128322,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