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她笔下的女人,都有些“英雄气”

2024-12-15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世人皆道张爱玲冷眼觑红尘,如今身是眼中人,却是落在一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慧眼中。
作家闫红擅长读书解人,她的《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她们谋生亦谋爱》《她力量》,从书中读世情百态,人情冷暖,深受读者喜爱。闫红读张爱玲也是如此,既读人,亦读文。她将对张爱玲的理解与亲近,做成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她读张爱玲,不是如研究者一般板着面孔,拿着手术刀去解剖,而是用非凡的敏锐与体恤,从各种亲密关系里,以各类史料和文本为基础,抽丝剥茧地解读出一个多面而立体的与以往的认知不一样的张爱玲。
在《张爱玲的N个侧面》中,闫红以女性的关怀与视角,发现张爱玲身边以及笔下的女性的主体性:
张爱玲和她的母亲黄素琼、姑姑张茂渊、朋友炎樱,还有广大“张迷”都非常熟悉的王佳芝、葛薇龙、王娇蕊、顾曼桢等,她们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努力地抗争。
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闫红都不对此进行道德审判,而是找到了她们身上可贵的直面生活的“英雄气质”。
这种气质,对于如今的女性依旧有着启示:“要有自行定义人生的勇气。”

《张爱玲的N个侧面》闫红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张爱玲和她笔下的女人,都有些英雄气质


文 / 闫红
这是我在人民文学社出的第三本书,这本书关于张爱玲其人其文。


本书大部分都在说张爱玲曾经有过的亲密关系,说“曾经”,是大多不得善终,用张爱玲的话叫做,没有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


然而,正是这“千疮百孔”的冲撞,构建起一个张爱玲。上次李娟和董宇辉对谈,因为尴尬还上了热搜,但李娟其实有很多精彩的发言。比如她说人不应该老缩在自己的舒适区,要和人交往,哪怕是不愉快的关系,也是有益的。


我理解她说的是,人需要与这个世界交换能量,在各种冲撞中了解世界,锻炼自己。虽然张爱玲后半生千方百计躲避麻烦,但那些“麻烦”也正是她的能量之源。


这本书里写到她和父母,和炎樱,和宋淇邝文美夫妇,当然还有她的丈夫与恋人关系的始终,那些起承转合构建出一个丰富的张爱玲,也让我们看到张爱玲的N个侧面。


张爱玲(右)和炎樱(左)


比如说,张爱玲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偏锐利的,但看她的文章,会发现她常用的一个词叫“忠厚”


她说苏青“忠厚”,说《海上花》里的赵二宝“忠厚”,说《六月新娘》里那个红舞女“忠厚”,说《夜深沉》里的丁二和“忠厚”,借曼桢的口说曼璐“忠厚”……


在《小圆圆》里,竺太太经常跟盛九莉的母亲蕊秋说九莉“忠厚”,蕊秋说:“忠厚乃无用之别名”,虽然带点贬义,但显然是承认九莉忠厚的。蕊秋这句话在《中国人的“坏”》里也有,像是真实发生过的对话,而我们都知道,九莉的原型就是张爱玲本人。


可见张爱玲对“忠厚”评价很高,并且自认为自己是个“忠厚”的人。但是这些“忠厚”的人大多不是什么道德榜样,相反,有害人的,像曼璐,有害己的,像赵二宝,就算是张爱玲本人,她的“忠厚”也没让她成为温情的人,相反,她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登楼去梯,亲友罕见,绝世而独立。


我想这可能因为,在张爱玲这里,“忠厚”只意味着一腔真挚,如果不匹配正常心智,反而会变成怨鬼般的往而不返,或者无底线的愚鲁。而张爱玲本人的“忠厚”,配上她的界限感,也会形成某种压迫感。


比如她对胡兰成仁至义尽,都分手了还给他寄一笔钱,虽然是还他的,但他都说了是给她的生活费,明显可以不还的。而她拿他的钱,也是为了还母亲,这笔钱也是可以不还的。


她的“忠厚”,让她不肯欠别人一点点,做她的债主,好的一方面是她一定会还你钱,坏的一方面是她还你之前,你的呼吸,都像在催债。



要说是一种决绝吧,她又不是一个心意如铁的人,和母亲做出切割之后,她又对母亲长存一份愧疚。她后来不要孩子的一个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对母亲不好,怕遭报应。


她记得母亲对她的伤害,也记得母亲对她的好。在那个时代,她的母亲如果不想被家庭被社会吞没,走出自己的路,只能成为那样一个人,这也是张爱玲让我们懂得的。


张爱玲说过,写小说的人,不可能是个绅士或淑女,但写小说的人,即便犀利尖刻,内里也会有“忠厚”的一面。


另外,张爱玲和她笔下的女人还有一种英雄主义。


我写稿时经常会提到张爱玲笔下的男人,他们太典型,你总会在这里或那里遇到他们。尤其是佟振保和沈世均,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儿。


佟振保的特点是平庸。这样说他本人可能不接受,在他自己以及他周围的人眼中,他不说是人中龙凤,也算出类拔萃。


《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他出身贫寒,靠老母亲的含辛茹苦,避开做学徒的命运。“出洋得了学位,并在工厂实习过,非但是真才实学,而且是半工半读赤手空拳打下来的天下。他太太是大学毕业的,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情温和、从不出来交际。一个女儿才九岁,大学的教育费已经给筹备下了。”


放现在,也是妥妥的精英。
但阿伦特定义的“平庸”,是“无思状态”,不能独立判断,不能也不想有自己的价值取舍。佟振保主动让自己处于这种状态中。


他心里有一个铁铸一般的“对的世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要一点点朝上爬,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若有余力还要报答桑梓,赞助如当初的他一般的贫寒子弟。


不是说这样不好,但这明光铮亮的理想占据佟振保全部世界,不给他的自我留下方寸之地。王娇蕊看得清楚,他虽然处处克制自己,内里却是个贪玩好吃的人。他本能地迷恋王娇蕊这样性感聪明的“红玫瑰” ,只是这样的女子于那“对的世界”不相宜,他便存天理灭人欲地舍弃她,娶了他感到索然的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他像一个永远无法成长的孩童,用各种姿态逢迎这世界求表扬。


至于那些被压抑的情爱和欲念,他选择私下里变态。比如去嫖,选黑的胖的——王娇蕊便不是纤细白皙的。“他所要的是丰肥的辱屈”,用这种方式,是否就能解决他对红玫瑰们的情牵与爱恨?


像佟振保这样的人挺多,可能没这么极端,但心中同样有一座“对的殿堂”,在这个殿堂里获得存在感,是他们的毕生追求。《红楼梦》里林黛玉说:“我为的是我的心。”他们却害怕自己的心,一旦开始思索,会到何种地步?平庸的世界让人更有安全感,这世界人多势众,就算错了,也不用自己负责。


沈世均比佟振保可爱一点,他的问题更有隐蔽性。初看《半生缘》,甚至会当成类似于鸳鸯蝴蝶派的讲命运阴差阳错的故事,后来发现还是性格悲剧。沈世均比佟振保多点抵抗力,一开始他拒绝被异化,不想成为他父母那类人,他放弃南京家里的产业,到上海去打工,遇到顾曼桢。


到这里都很好,甚至可以说非常好,但是,当压力再大一点,他被推到需要抉择的紧要关头,他习惯性选择放弃。


《半生缘》剧照


父亲病重,母亲希望他回去继承家业,他就放弃已经有点起色的事业,回家继承皮货铺;顾曼桢家里不欢迎他,他就觉得曼桢心也变了,要嫁给别人;曼桢被囚禁,他都已经来到她姐姐家,与她近在咫尺,但曼璐跟他说曼桢已经嫁了别人,他立即就相信了……


不是不抵抗,但只抵抗一点点。他不坚定,像一只蜗牛,一再伸出触角,又一再缩回去。


他一点点走回老路,到后来,他对叔惠说:“要说我们这种生活,实在是无聊。不过总结一下,又仿佛还值得。别的不说,光看这两个孩子,人生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可以说,他已经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相形之下,张爱玲笔下最著名的几个女性,几乎个个都有一种英雄气概。王娇蕊就不用说了,她原本是玩世的,但她内心的热情被佟振保唤醒,之后振保放弃了她,她不自弃。


爱人不见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了“爱”这样东西。她离开提款机丈夫,踏上颠沛流离的路途,佟振保再见到她时,她老了胖了,但她过着忠实于内心有热情的生活,她的憔悴,是热情的印记,让空心人佟振保嫉妒。


《半生缘》里,世钧和曼桢的重逢对比没有这么鲜明,但落魄的曼桢显然比平顺的世钧活得更像样。在张爱玲的世界里,女性的革命性总比男性来得更彻底。


但张爱玲同时也写到这种革命性的局限,她们天地太小,常常只能在情爱的世界里转圈。有时还会受到阻击,付出惨重代价。


《色·戒》里的王佳芝,不甘平庸,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她和同学一起刺杀汉奸,因为她是个漂亮女人,她被委派充当“美人计”里的“美人”,委身厌恶的人。第一次行刺失败,她变成了一个笑话,有很久,她都担心自己有没有染上什么脏病。


《色·戒》剧照


这是她后来临阵倒戈的根源,她感觉到在他们的“革命小团体”里女性的被剥削,以为情爱世界里女人能获得更多价值,实际上也并不。


《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疑似恋爱脑,但其实是她当时没有更多选择,离开香港回到上海?丫鬟都知道,女大学生找工作很难。她可能还是只能去做“女结婚员”,和一个不喜欢的人过不快乐的一生。那么还不如燃烧一把,就算结局惨烈,她认了。


张爱玲笔下的男人不能说好或者不好,不管是沈世均还是佟振保,都自有其迷人之处。他们都属于“无力者”,温顺而不失狡猾地配合这世界,希望拿到些残羹冷炙。而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更勇敢,敢于付出,敢于出走,也敢于承担,只是处境所限,终不免狼狈或者凄凉。


《第一炉香》剧照


张爱玲对男女的认知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别看她父亲殴打囚禁她时很厉害的样子,在时代面前,他虚弱又茫然。除了吃喝嫖赌抽,倚仗母亲的嫁妆在新时代里做遗少,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张爱玲的母亲,如她自许的,是勇敢的湖南人。虽然她难以逃出女性身份,对于情爱有太多贪婪沉溺,但她一双小脚走出国门,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去马来西亚的工厂做工,这气魄已经超出当时太多男性。


张爱玲的母亲、姑姑包括她自己,都走出新时代气象。而她父亲和弟弟,只管在那暮气沉沉的斗室里,沉下去,沉下去……


这并非偶然。之前的时代,以男性为主体,为男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发展之路。他们从小就是家庭的主人,以后也是社会的主人,他们只要读书、仕进,按部就班地走,总不会太差。曾几何时,带张爱玲弟弟的女仆,在带张爱玲的女仆面前都自感优越,还替她弟弟做主,说将来弟弟不要张爱玲回家。


这样的环境里,男性有着过度的安全感和优越感,女性则在天然的焦虑里提升了适应能力。



当新时代的大潮席卷而来,男人们面对从未见过的世界无所适从。而拥有不多,背负也不多的女性,很快找到节奏,建立自己的秩序。即便最终不算成功者,但那个思索、探索、试错的过程,让她们免于陷入平庸。


张爱玲的作品,与她的人生互文见义,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缘故。作家和作家是不同的,有的作家,生活和作品之间有很大的壁垒,见到人,会感到奇怪:他(她)原来是这样。


张爱玲也有出乎粉丝意料之处,比如在很多人的回忆里,她都是和蔼可亲乃至可以侃侃而谈的(和水晶就谈七个小时,直至凌晨)。但是她的活法,放到她的小说里毫不违和,这或者可以说明她知行合一,她投入时代,也反应时代,胡兰成对她的定义最准确,她是“民国女子”。


这四个字背后,不只是蓝衫黑裙,齐耳短发,还有相对于之前漫长时代的觉醒,和自行定义人生的勇气。不管你喜不喜欢张爱玲,但她的作品与人生,对于今时今日之人,依然有着某种可借鉴性。

公号封面图来源:电影《色·戒》剧照

欢迎将文章转发、分享,账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4721
分享
滚动公告
  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