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当代作家张炜有个切身体会,就是如今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生态环境更好了。
在他看来,这是经过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才抵达的一个美好现状,取得的辉煌成绩。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家没有缺席。“他们不仅在生活中践行良好的生态观,而且用自己的笔表达了内心的感触、感悟。”张炜说。
张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在他200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中,环境、自然、生态始终是他浩瀚博大的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与大自然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文学必然就有对自然的一番感慨、描述和展示。”张炜说。在散文作品《绿色遥思》中,张炜这样写道:“我觉得作家天生就是一些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如此。他们比起其他人来,自由而质朴,敏感得很。这一切我想都是从大自然中汲取和培植而来。”
不过,张炜的作品,早已超出了“感慨、描述、展示”,成为一种贯穿其中、始终如一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从他早期的作品,诸如《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表达自然与社会、心灵史与社会史等关照面宏大的现实主题,再到近年来《寻找鱼王》《爱的川流不息》《我的原野盛宴》等转向关注故乡和童年为叙述主题的孩童视角创作实践,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大地、对生活环境、对生命的悲悯、尊重和平等视角,并且他以自身独特的、优美的、典范性的汉语文学创作,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书写。
“所有的作家都要有良好的生态观和自然观。”张炜说。在他看来,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功利”的观念。伟大文学家的生态观和自然观要高于这种“功利”,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良好的生态观、科学的自然观和高阔的情怀。文学是“人学”,解决了人的问题,也是解决了环境和生态的问题。
常年生活在山东半岛的张炜,受齐鲁大地孔孟思想的影响颇深。张炜说,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有“仁者爱人”的思想,推及万物,就必然是尊重自然,尊重多样化。
他本人也确实是“一个有着仁者大爱的中国作家”。在文坛第一部评传体的张炜研究专著《张炜评传》中,作者透露,张炜特别牵挂那些流落城市的流浪汉,经常去看他们,还给他们送去一些食物。他对动物植物感情很深,甚至小说《爱的川流不息》是为一只猫写的。
张炜也告诉记者,生活中的自己,住在一个普通小区中的普通房子里。家附近有座七里山,他几乎每天都去。牵挂他的不仅是与户外、与自然亲密接触,还有几群流浪猫,他惦记着给它们喂水、喂食。这种发自内心的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他作品中表现出的坚定的人道主义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张炜获聘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在张炜看来,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他将用他的作品去努力践行,传递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良好生态观。
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学星空浩瀚灿烂。他也相信,在新的生态观指导下,中国的作家一定会不负众望,有新的作为,写出不朽之作!